“愛心接力站”成戶外職工避寒港灣

2018-01-11 11:20:14|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愛心接力站”成戶外職工避寒港灣 已建93個、今年將再建1000家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環衛工人在愛心接力站內倒熱水 晨報記者朱影影

  今年首波寒潮剛剛來臨,“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的93扇大門也悄悄開啟了。當在戶外“轉戰南北”的職工走進接力站,手捧開水,吃著加熱後的飯菜,他們全身的暖流隨著氣溫的上升而昇華。

  1月9日,來自多個愛心接力站的消息:今年寒潮來臨後,進入接力站歇腳、充電的戶外職工人數倍增,“愛心接力站”已經成為戶外職工避寒港灣。

  環衛工再也不用坐上街沿

  每天清晨四點不到,王阿姨的手機就會鬧鈴,穿戴、梳洗完畢,口袋裏裝好手機,她就匆匆趕往集合點。四點半左右班上幾位清掃工聽完安排,拿起掃帚、推著車去劃定的區域清掃路面,5點前一定要趕到工作區域。

  按照規定,王阿姨工作的區域就在昌平路膠州路附近,每天從早上5點至中午11點,她要持續清掃6個小時,期間她要在規定的區域裏清掃三遍,在清掃的間隙,按規定是可以適當休息的,早上7點至7點半是吃早飯的時間,之後接著清掃,到了9點45分還可以休息15分鐘。

  雖然有規定的休息時間,但讓王阿姨頗感無奈的是去哪兒歇息呢?王阿姨回憶,當初剛上崗時,她只能就著寒風吃早飯,15分鐘休息時間,她要在馬路邊選一塊可擋風、擋雨,上面有屋檐,且少人走動、相對清潔的上街沿休息。幾年後人頭熟了,王阿姨開始在周邊幾位熟人管理、經營的商店、門衛中選擇歇息地。不過,她總要為了休息地配備的設施不全等經常更換場地,休息一直沒有固定場所。

  “沒有‘愛心接力站’時可以用‘風餐露坐’來形容。”不過,昨天當王阿姨坐在靜安區總工會建在職工服務中心的“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的椅子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臉上露出了笑容。她説接力站建成後,自己再也不用風餐露坐了,熱水、空調、微波爐等讓她備感溫暖。

  今年計劃再建1000個

  昌平路上的“愛心接力站”利用的是靜安區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接待工會會員的空余場地,“愛心接力站”面積大概四五平方米,裏面配備了冰箱、微波爐、充電設備、開水、杯子、書刊、桌子和椅子等,環衛工、快遞員、送餐員、協管員、計程車司機、物流駕駛員等戶外職工路過時,不但可以在裏面歇息,還可以在休息時喝上熱水,給飯加熱,給手機充電等。

  靜安區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主任朱劍敏説,自從半年前建成“愛心接力站”後,就吸引了很多戶外職工來站休息,每天都會有幾波人進來,休息時間有長有短,有時中午還會有人進來打瞌睡,因為這裡有空調。今年首波寒潮出現後,進站歇息的人數更多了,大概增加了近一倍。“愛心接力站”成為相當部分戶外職工的加油站和接力站。

  上海市總工會相關人士透露,“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現已建成93個,今年市總工會將會同多部門再建1000個。今年建的站將覆蓋金融、教育、電訊、超市等全市各行各業,“愛心接力站”可能開設在藥店、超市大賣場、飯店、電訊等門店,也可能開設在住宅小區、學校的門衛,總之,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都將利用。

  有人建言設24小時接力站

  因為已經有建站經驗,加上部分站也已建成多時,因此,獲知今年本市將加大力度再建“愛心接力站”時,很多站的負責人、工會負責建站和管理人士紛紛出謀劃策。

  朱劍敏認為進他們站的人數與預期比較還有距離,還應該大力宣傳力度。

  多位接受採訪人士特別指出,現在的“愛心接力站”大都在早上8點至下午6點之間開門服務,其實很多戶外職工要工作到很晚,像代駕、送外賣等人員要工作到深夜。他們認為,應該根據佈局,為這部分特殊人群適當布點,開設部分24小時“愛心接力站”,以解決這部分特殊人群的實際需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