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文化氣息在申城商場內飄散

2018-01-18 10:26:50|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巨型商場總體量已達到200家左右 濃濃文化氣息在申城商場內飄散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在上海虹橋愛琴海購物公園內,一組頗有設計感的燈光裝飾使商場熠熠生輝,讓顧客仿佛置身藝術館。本報記者袁婧攝

  編者按:打響“上海購物”品牌,這是上海未來要構築的戰略優勢之一。作為一座國際零售商集聚度高達54.4%、國際高端知名品牌集聚度超過90%的城市,上海最有條件建設國際消費城市。

  構建國際消費城市,線下商場是核心一環。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上海有47家巨型商場開門迎客,滬上巨型商場總體量達到200家左右。新生的線下商場有什麼底氣?本報記者做了一番實地探訪發現,經過一輪深度調整,線下商場逐漸找到了定位,講究品質、講究服務、講究體驗的新標準重塑商場“顏值”。但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上海還需要提供超前和優質的商品和服務,進一步創造需求、引領需求。

  “安藤蛋”破殼而出的那天,一大波文藝青年蜂擁而至。

  “安藤蛋”是商場裏最新的文化藝術空間形態———在上海虹橋愛琴海購物公園,連接七樓新華書店“光的空間”和八樓明珠美術館的核心區域,從外觀看形似一枚巨型蛋,因此而得名。多種業態的交融,賦予商場更多文化享受。

  書店重新在商場“綻放”,商場“變身”藝術館,俘獲了大量文藝青年的“芳心”。當文明上升到一定程度,人們對精神追求的要求也更高,購物與文藝的交融觸發了商業的轉型契機。

  書店開進商場,每一家都驚艷

  新華書店在商場裏的最新“粧容”,取名“光的空間”。“光的空間”分為兩部分:外延是高高低低的方形結構書架,方形鏤空讓人可以將通往深處的層層書架盡收眼底;走進中間剛剛開放的“安藤蛋”,則有一種震撼之感。書店營業員告訴記者,“安藤蛋”裏會更加偏向親子閱讀,還將不定時舉辦繪畫、影像、設計、攝影、書籍等主題展覽和藝術家個展。

  言幾又如今在上海各大商場開了10家店面,被“90後”“00後”封為“文藝青年必逛之地”;坐落在老城廂豫園商城華寶樓三樓的吾同書局,構建了開放式格局,這裡已經成為創意文化據點。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市場行銷學教授王高指出,線下商場打價格戰拼不過電商,它的價值在於售賣場所本身,“現在逛書店,很可能一開始沒有想買書的念頭,但整個體驗構成了精神享受,買書成了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

  在商場遇見高雅藝術

  去年年中,一場名為“樂享聲典”的夏季音樂節在大寧音樂廣場開幕,演出者都是鼎鼎大名的院團———上海愛樂樂團、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輕音樂團免費公演了三場交響音樂會,演出臺周圍被擠得水泄不通。

  彼時,大寧音樂廣場剛開業一週年,這家離地鐵足足一公里遠的商場,靠著獨特的文化個性收穫高人氣———每逢有音樂會的週末,車流量就直線提升。大寧商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堯認為,藝術對商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商場的購物消費以一定的穩定客流為基礎,引進小型音樂會,一定程度使得市民停留在商場的時間變長了。”

  K11一位招商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上海各大商場舉辦展覽和演出,以商場挑文化産品為主,進入門檻很高,這意味著更高的水準。另一方面,大部分高端藝術展也都更傾向於在國際化城市舉辦,上海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讓文化增加上海商業的辨識度

  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承載著城市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記者走訪發現,在上海2017年新開業的大量商場中,文藝范兒已經成為“剛需配置”,而且層次多樣。有些是畫廊、藝術展、音樂會入駐,比如興業太古匯剛剛與英國國立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A博物館)合作舉辦“鞋履:樂與苦展覽”亞洲首展,這是V&A博物館首次走進購物中心。還有些商場則特別開闢出文創空間,比如徐匯日月光中心在二樓設置了文創體驗區,將書店、藝術體驗類目歸攏在一起,形成集群效應。

  上海在全國乃至全球消費市場上具有突出地位。根據世邦魏理仕最新發佈的報告,上海零售商集聚度排名全球第三,緊隨倫敦和迪拜。上海市商業經濟學會會長齊曉齋認為,“上海是最有能力將商場與文化相融合的城市,文化能夠增加上海商業的辨識度。”

  消費升級的一大變革,是從物質消費需求到精神需求的轉變。不過,要把文化的概念“融入”商業空間,還需要根據商場定位、客群主體與環境特點,有針對性地“度身定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