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2018-01-19 13:09:20|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打造頂尖學科高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大會現場。

  1月1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該研究院將重點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技術、人工智能晶片與系統構架、智慧網聯汽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致力於發揮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凝聚不同學科的優秀人才,積極培育多學科、跨學院、有特色的研究團隊,促進優秀成果的産出。

  據了解,1956年,“人工智能”這一術語首次被提出,至今60多年來,人工智能已經發展成一門廣泛的交叉和前沿學科,剛過去的2017年也被稱為人工智能元年,人工智能更是當今世界科學與技術發展的一大主流方向。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將圍繞引領性科學研究、社會公共服務、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與國際合作四大功能開展工作,形成“創新技術、創新應用、創新人才”三位一體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人工智能理論技術研究平臺、人工智能晶片與無人系統研究平臺、智慧網聯汽車集成應用場景實驗平臺、智慧+X跨學科應用平臺四個重點研究方向打造人工智能跨學科人才培養基地和人工智能國際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毛軍發表示,研究院將立足於數據、演算法、晶片這三大要素,在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技術方面,研發新一代機器學習理論與開源軟體,結合已有的研究優勢及未來媒體網絡協同創新中心、上海市可擴展計算與系統重點實驗室等基地,引領智慧時代事實上的“作業系統”,形成網絡環境下超人感知認知能力。

  “在人工智能晶片與系統架構方面,研究院將協同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提升人工智能晶片的計算能力,使得“萬芯智慧”,支撐無所不在的智慧産品,同時形成智慧無人系統的實體形態;在智慧網聯汽車等人工智能集成應用方面,交大機械類、大電類等多學科將強強聯手,打造自動駕駛、多媒體娛樂的功能體驗;在‘智慧+X’跨學科交叉方面,推進醫工交叉、文理工交叉,提升智慧時代的醫療健康水準,打造智慧時代的城市治理模式,此外,在船舶海洋這類傳統優勢學科的基礎上,融入人工智能的技術,為智慧時代的航運中心和海洋強國建設做出貢獻。”毛軍發介紹説。

  與此同時,研究院還將建設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專利池,面向社會開放;建設上海科創中心的功能型平臺,爭取重點基地;形成人工智能創業加速器;提出智慧社會法律倫理的理念和宣言,形成面向智慧時代的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和智庫,助力推進社會服務與成果轉化。研究院也將發揮高校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引領新工科人才培養,形成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圍繞“智慧+”,引進國家“四青”及以上水準的中青年骨幹教師;與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學等國際頂尖大學形成人工智能聯盟,建立人工智能國際研究中心。

  人工智能的發展日新月異,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變革的歷史機遇,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將緊緊把握時代脈搏。毛軍發説:“研究院計劃于2018年前後,建設人工智能跨學科研究平臺,形成研究院基本物理框架和運行模式;2020年前後,建成上海科創中心人工智能功能型平臺,取得一些關鍵技術突破;2025年前後,聚集一批國際一流人才,建設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獲批建設國家級人工智能研究基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