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申城著力打造科創“上海服務”品牌,科技服務機構將由三百餘家增至一千家 為科創小微企業提供“增高鞋”
“上海現在有300余家專業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未來希望能發展到1000家。”在近日召開的2018年首屆上海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如此表示。科技服務機構是上海營造創新“熱帶雨林”,打造科創“上海服務”品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年將成為上海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機構的一年。
補缺:做“1.74米”科技中小企業的“增高鞋”
科技服務機構的數量折射出一個地區的創新濃度,上海何以能喊出發展1000家科技服務類機構的目標?市科委創新服務處處長陳宏凱給出了這樣一組數字:僅去年上半年從高校、科研院所中出來創業的團隊就有1000多個,比前年全年數量還多;去年全國創新創業大賽上海賽區的報名數量是8971家企業和團隊,比前年增長29%,且上海創業者的平均年齡為36歲,硬科技創業項目在總量中的比重高達72%……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坐在成果談判桌上,創業人數增長迅速,産品夠“硬”,急需一批專業的科技服務機構。
去年,本市先後出臺《技術轉移服務規範》及《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2017-2020)》,催生了一批既知專業、又懂市場的科技服務機構,未來科技服務機構的數量翻三倍,還有哪些市場空白留給這些尚未“出生”的服務機構?
“如果把達到高新技術企業標準的企業比作是1.75米的成人,上海有很多‘1.74米’的企業,他們往往就差一兩項專利就能達標。如果能為這些企業提供一雙‘增高鞋’,對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提升創新濃度大有裨益。”陳宏凱説。
2016年,上海享受高新技術企業補貼、退稅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財政補貼達到260億元,對許多資金緊缺的中小型科技企業來説,這些認定很可能決定他們的存活與否。松江區經過摸底發現,缺一點即能夠達到高新技術企業標準的企業就達2000多家。
轉型:科技服務機構從“仲介”變為“合夥人”
為“有成果”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找成果”的企業搭橋,這是大家熟知的科技服務模式。不過現在,越來越多服務機構的身影“前置”,甚至研究剛一立項,就已介入其中。
2016年,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青將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用於腫瘤免疫治療的IDO抑製劑有償許可給美國HUYA(滬亞)公司,這一簽約背後,是四年前,在楊青教授的課題剛啟動時,就得到了滬亞的專業服務。
滬亞在國內設立了多個分支機構,把“觸角”伸到生物醫藥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創新型企業。在新型的科技服務模式中,它的身份已經從“仲介”,變為“合夥人”。
申城也出現了“合夥人”模式的科技服務機構。上海某輪胎企業銷售人員許先生發現國産脫模劑效果不佳,他迅速將這一市場“痛點”告知互聯網科技服務企業邁科技。邁科技委託上海化工院研發産品,並與之出資成立脫模劑公司。
邁科技創始人蔡文懌看得清楚,科技服務機構變成合夥人是大勢所趨,專業的科技服務機構才能成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黏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