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各施招數化解爆倉危機

2018-03-02 08:54:02|來源:上海證券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今年1月份A股市場一波劇烈調整,令不少高杠桿玩家現形,超過20家上市公司因大股東的股權質押瀕臨爆倉而緊急停牌。如今,這些公司大多已經復牌並稱已化解爆倉風險。上證報資訊統計發現,在已經復牌的22家公司中,幾乎均披露有提供補充質押;部分公司選擇了包括增持在內的“組合拳”維護股價;更有少數公司的控股股東選擇了“引援”,從而可能導致上市公司易主。

  補充質押緩解危機

  面對爆倉危機,大多數公司的控股股東選擇了補充質押。

  超華科技2月7日披露,因股價跌幅較大,控股股東梁健鋒所質押部分股票觸及平倉線,可能存在平倉風險,公司申請停牌。停牌期間,梁健鋒與質權人保持密切有效溝通,並通過包括但不限于補充質押、提前還款等措施有效降低風險。公司股票于當日復牌並漲停。

  同一天,漢邦高科也披露,因控股股東王立群質押的部分股份跌破平倉線,存在平倉風險,公司申請停牌。停牌期間,王立群與金融機構進行積極協商,通過補充質押、提前歸還本金和利息等方式降低所質押股份的平倉線,解除了質押平倉風險。

  金剛玻璃同樣在2月7日披露,公司因實際控制人羅偉廣質押給質權人的公司股票已低於預警線而停牌。停牌期間,羅偉廣採取積極措施,通過提前部分還款的方式解除質押平倉風險。

  面對逼近甚至跌破平倉線的壓力,“降杠桿”幾乎成為此類上市公司大股東的第一選擇。據記者統計,目前已經復牌的22家公司中,幾乎全部提供了補充質押。“這個是必須的,不然,質權人不會同意。”一位接受記者採訪的券商人士表示。

  用“組合拳”維穩股價

  還有一些公司的大股東打出“組合拳”維穩股價。“這個也很正常,只要股價能漲上去,杠桿依然還可以玩下去,一些大股東資金確實比較緊張。”前述券商人士表示。

  典型如天夏智慧,2月1日,公司披露控股股東錦州恒越投資質押的部分股票觸及或可能觸及平倉線並申請停牌。2月22日,公司公告稱,控股股東在停牌後積極與所有資金融出方友好協商,通過提供各類形式的增信措施,約定提前回購的時間框架,明確補倉時間表等,以各種形式就消除所質押股票觸及平倉線的風險事項達成一致。復牌後,2月23日,公司董事會決定擬在4億元範圍內回購公司股票。

  同樣是為了增強廣大投資者信心,除回購外,天澤信息的控股股東還計劃增持並出具承諾。據披露,2月6日,公司控股股東中住集團與實控人孫伯榮部分質押的公司股票跌破預警線可能觸及平倉線。2月14日,公司披露回購計劃,回購金額不低於5000萬元、不超過1億元。同時,孫伯榮承諾在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不少於5000萬元。

  此外,星星科技控股股東也承諾增持公司股份;中京電子則不僅披露一項資産收購預案,同時還披露股票回購計劃,擬出資不超過5000萬元回購公司股份。

  部分公司或易主解困

  有少數公司的大股東不得不尋求外界援助,由此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

  以猛獅科技為例,2月12日,公司披露控股股東滬美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陳樂伍質押的部分公司股份已跌破或可能跌破平倉價格。2月27日,公司公告稱,滬美公司和陳樂伍通過籌措資金、追加保證金、補充質押股票等措施解除了平倉風險。復牌當日,公司披露,滬美公司及實際控制人陳再喜、陳銀卿、陳樂伍與廣州鑫匯簽署協議,廣州鑫匯擬通過由滬美公司委託其行使所持公司股份投票權的方式,取得猛獅科技控制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