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新能源車企面臨積分達標壓力

2018-03-02 08:55:05|來源:中國品質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新能源汽車積分制度實施以來倍受關注,目前企業的反饋情況如何?有分析稱新能源汽車的企業生産資質現在門檻依然過高,會不會影響了企業的積極性?雙積分制的推出能否彌補這一不利影響,未來門檻能否降低?今年新能源汽車的政府補貼將會有很大的退坡,這是否會對企業帶來生産壓力,有哪些應對措施?

  在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針對新能源汽車積分制度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也清醒的看到産業發展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明顯增強,還存在著行業散、小、亂的現狀,産品的安全隱患也還一定程度的存在,創新能力不強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還沒有徹底扭轉、取得突破。辛國斌表示,為了進一步規範新能源汽車的生産經營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和公共安全,工信部制定發佈了《新能源汽車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規定》,已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適當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增加了安全監管等方面的要求,就是要通過這樣一個方式,來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健康持續發展。

  辛國斌指出,積分辦法在政策研究制定過程中,廣泛徵求了社會各界的意見,包括中外資企業都深入參與。據悉,部分企業還面臨一定的達標壓力。以2016年為例,123家汽車企業中,有42家企業沒有達到燃料消耗量標準要求,其中也有産銷規模較大的企業,不少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産品規劃佈局方面,距離2019年和2020年積分比例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曾通過各種方式方法來提醒企業要引起重視,要根據積分辦法中平均燃料消耗量標準和新能源汽車的比例要求,儘早進行産品的研發和生産佈局,反應慢了不僅僅會造成經濟損失,還將錯失發展的良機。

  據悉,目前各主要汽車生産企業也在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産佈局和産品開發,努力提高汽車的節能水準,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積分辦法實施以後,也要積極開展積分交易,有關部門會搭建一個積分交易平臺,讓正積分和負積分能夠通過市場交易來歸零,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達到合規要求,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高品質健康持續發展。 (記者王 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