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五年履職亮點回眸

2018-03-02 08:55:35|來源:新華社|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五年履職亮點回眸:讓民心民願“同心圓”越畫越大

  春回大地萬象新。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奔赴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回顧過去的五年,一百餘名在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牢記使命擔當、踴躍履職建言,共向全國政協和上海市政協提交提案1605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790篇,為服務國家和上海改革發展大局、譜寫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新篇章貢獻出智慧和力量。

  為深化改革建諍言

  五年間,立足全國政協會議平臺,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凝聚各方智慧,反映各界期待,積極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謀良策、建諍言。

  不合理收費,影響著百姓對於改革的獲得感。周漢民委員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以《把收費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為題作的大會發言,受到各方關注。他認為,亂收費現象經過多次整頓仍未根本改觀,根源在於有授權、無監督,而缺乏監督的收費行為極易滋生腐敗。為此建議採取限量、限責、限權、限用、限時的方法對收費行為嚴格控制,逐步建立公開公平、透明完善的收費法規制度體系,並完善企業和公民申訴制度等。

  近年來,國務院辦公廳每年通報亂收費典型案例,以及重拳治理涉企亂收費相關文件的出臺,讓周漢民感到欣慰。

  作風建設是長期的、複雜的戰略性系統工程。楊健等委員指出,“八項規定”出臺後,少數幹部採用“軟抵抗”、不作為的做法,搞變通走過場,讓“四風”問題穿上了“隱身衣”,也使部分群眾對作風建設的長效性缺乏信心。他建言,應制定相應的落實措施,明確界限、強化剛性,通過量化指標來體現作風建設的具體要求;各級各部門“一把手”更需要長期帶好頭,作出榜樣。

  “全面深化改革已經到了‘深水作戰區’。”楊健表示,參政議政必須從群眾中來,自己還將持續關注作風建設在基層的落地。

  據統計,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五年來共參加各級各類履職活動4100余人次。他們結合各自工作領域,充分發揚嚴謹認真的履職精神,在全體會議、常委會議以及由國家黨政部門等召開的專題座談會上,就經濟發展、依法治國、執紀監督等提出意見建議,很多建言得到有關部門採納,推動了一項項重要工作的落實和完善。

  為民生建設謀實招

  貼近基層關注民生實事,是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五年履職的重中之重。一條條利民之策、一項項惠民之舉,讓民心民願的“同心圓”越畫越大。

  高美琴委員長期關注婦女兒童議題。在她看來,目前普遍存在的兒童看護服務的缺失,將導致生育意願低迷及生育率下降。她通過提案建議,將早期育兒服務納入公共社會服務,尤其可依託社區建立並普及收費較低且能覆蓋0-3歲兒童的早期發展支持機構,同時向提供普惠性早期育兒服務的機構提供優惠政策。

  在今年上海市兩會上,上海市教委透露,教育部門正在與其他相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醞釀在全國率先出臺3歲以下幼兒幼托機構設置標準。高美琴表示歡迎,同時建議提供更有效的親職教育培訓,幫助家長不斷提升自身養育能力。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胡衛委員在調研中看到,我國不少貧困邊遠地區教育資源及教師配備仍然極為匱乏,留守兒童教育品質難以保證,為貧困“代際傳遞”埋下隱患。同時,一些城市在教育資源配置和入學政策上又出現“收緊”,使不少隨遷子女在城市中就學困難。

  “育人樹人是最根本的脫貧和防返貧手段,各級政府要把教育扶貧視作‘民生工程’,將其與精準建設、精準幫扶、精準資助、精準就業緊密結合。”胡衛建議,要特別注重貧困邊遠地區當地師資的培養和提升,建立健全教育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骨幹教師交流機制。在扶貧專項資金使用上,需建立“錢隨人走”長效機制,切實保障貧困生求學,並把職業教育列為教育扶貧的重點工作。

  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不少委員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對人才工作有更深體會。多位委員建議,我國製造業的科技創新,人才是關鍵。而人才問題上不能總是停留于一紙表彰,滿足於“蜻蜓點水”,關鍵需要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保障充足的科研經費,給予較舒適的住房,有成果就要重獎。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想辦法,破解人才培養、引進的制度性難題。

  為地方發展添合力

  黨和政府工作推進到哪,政協工作就支持配合到哪。五年來,在滬全國政協委員根據全國政協部署,圍繞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與自由貿易區建設、東北振興發展戰略主題,到邊疆、赴山區、訪鄉村,足跡遍佈青海、江西、遼寧等地。委員們聚焦重點領域,深入企業一線,與政府相關部門等廣泛交流,在知情明政基礎上,出思路、謀方案,形成專題考察報告,為推動上海與各地協力落實國家戰略貢獻力量。

  同時,全國政協高度重視在滬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進一步發揮京外委員作用的建議,採取委託調研、吸收委員參與調研等多種方式為委員提供更多履職渠道。圍繞“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專題,10余名委員受委託開展深入調研,形成專題調研報告,為全國政協相關調研和協商會議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和具備科學性、操作性的意見建議。五年來,超過半數的在滬委員應邀參與全國政協團組來滬調研考察,立足地方、服務國家,充分發揮了自身優勢和作用。

  委員履職成果豐碩,也得益於協商機制的不斷完善。據了解,上海市政協圍繞落實年度協商計劃,積極為在滬全國政協委員搭建起更多履職平臺。91.1%的十二屆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受邀加入了上海市政協專門委員會,參與專委會各項活動。同時,上海市政協常委會議、專題協商會、專題通報會等各類會議活動,也注重邀請委員參與。幹事更有舞臺、建言更有渠道、協商勁頭更足,已成為在滬全國政協委員的共識。

  原標題:讓民心民願“同心圓”越畫越大——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五年履職亮點回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