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招聘會 企業底薪漲近10%仍被觀望

2018-03-06 10:05:22|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節後上海首場招聘會舉行 企業底薪上漲近10%仍被觀望

  3月5日,節後首場招聘會在上海規模最大的金橋勞動力市場舉行。本次招聘會,共有63家招聘單位,提供206個崗位,預計招聘總人數約2000人。然而,無論是達成進一步面試者,還是錄取人數,都與往年存在不小差距。求職者、招聘企業均坦言,4000元已不再是入職的“起步價”,因此,不少招聘企業都在原有基礎上將底薪上漲10%左右,仍難緩解較為濃重的觀望情緒。

  4000元不到的崗位求職者:簡歷也不願投

  本次招聘企業提供的崗位,幾乎覆蓋了精加工、保安、客服、司機、餐飲等全部藍領行業。招聘企業的坐席一字排開,前來圍觀諮詢的外來務工求職者們,絡繹不絕,有不少求職者,甚至是拖著行李箱,直接過來尋求崗位。

  然而,勞動報記者現場注意到,與人數眾多的圍觀大軍相比,真正遞交求職簡歷或填寫招聘企業提供的求職信息登記表的人,少之又少。不少企業的招聘負責人跟前的桌上,空空如也。“要找什麼工作?磨床工?車蓋工?包吃的!”一位電機廠的招聘負責人扯著嗓門喊道,一上午,他只收到3份簡歷。

  求職者們都在猶豫觀望什麼呢?核心還是工資。“90後”求職者小隋來自安徽,當天和朋友一起來了解今年勞務市場的行情。她告訴記者,去年自己在浦東的代加工廠做手機組裝工,工資到手3000元出頭,今年希望能找到一個同類型的企業,但工資更加有優勢。

  但逗留了一個多小時,小隋和朋友都沒有遞出一份簡歷。“儘管上海的工資比老家高,但生活成本也不低,尤其是吃住,這個省不了。”小隋直言,最希望企業能安排住宿和三餐,不然工資最好能有5000元或更高,否則,她們連遞簡歷的意願也沒有。

  逾八成企業底薪上漲10%

  提供獎勵容易,包吃住難

  “簡歷蠻好的,你下午就先去申江路那裏面試,好吧?”上海上實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人事部負責人介紹,企業上午共與14名求職達成了進一步面試的意向,其中3人的錄取可能較高。據悉,該企業登出的崗位中,維修電工、空調工、電爐工等三個崗位最為熱門。與其他崗位相比,這三個崗位的底薪也最高,基本在5000-6000元。

  “畢竟是專業技術工,有證書沒證書的,我們比較好篩選。其次,工資待遇有保證,所以有吸引力。”該負責人坦言,相對來説,一些不足4000元甚至更低的崗位,就乏人問津了。“這些低工資崗位,需要加班費、頂班費來激勵,只靠底薪的確很難在上海生存。”

  負責人透露,一般對於缺口比較大的保潔員,企業並不會過分追求“滿員”,反而會留出一些空位,鼓勵在職人員輪班,以加班費留住他們。

  求職者的工資需求高了,漲工資是最直接的手段。記者注意到,在現場200余個崗位中,底薪低於4000元的崗位佔比已不足20%。多數企業的崗位底薪,較往年增長500-1000元左右,漲幅基本在10%左右。然而,企業同樣面臨生存的壓力,漲薪幅度過大,也會影響企業的效益。

  化工企業巴斯夫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推出“長期員工獎”。據該企業人事部負責人介紹,企業每年會以職工年薪的8%為基準,員工在企業呆滿3年便可領取,滿5年可一次性提取。“一下子提高底薪並不現實,我們希望員工能更注重長期發展。”負責人坦言,企業在薪金、職位上的鼓勵措施較多,但和多數企業一樣,它們也難以滿足外來務工者的“吃住”需求。意向錄用人數僅324人“農二代”求職觀念變化

  “總體並不理想。”浦東金橋來滬就業人員保障服務管理中心主任孫小偉説,數據顯示,招聘會當天,參加招聘會人數逾2000余人,進一步面試人數僅419人,而意向錄用人數更是下降為324人。

  “‘農二代’求職觀念不一樣了。”看著坐在職介所裏聊天的“90後”、“95後”們,康藍勞務派遣有限公司經歷曹春英坦言,和老一輩求職者“求職就是求生存”不同,“農二代”們對工資、福利的要求更高,否則寧可幹耗著。“這樣的心態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她説。

  孫小偉介紹,今年,金橋勞動市場將推出浦東“e地就業”公共服務平臺。平臺將通過微信等現代通信社交方式,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信息檢索、人職自助匹配等功能,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提供更豐富、更便捷、更智慧的信息交互匹配,使招聘應聘更加互動、更有效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