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均GDP逼近現代經濟體標準

2018-03-09 11:33:4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人均GDP逼近現代經濟體標準 2017年超12萬元人民幣,實現突破性增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國第一

  3月8日,上海市統計局正式發佈《2017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公報顯示,過去一年,上海的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成效進一步顯現,民生保障持續加強。

  國內生産總值(GDP)是衡量一個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而人均GDP更是被世界銀行作為判斷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工具。2017年,上海在這項指標上又有了新突破。數據顯示,去年上海GDP為30133.86億元,比上年增長6.9%,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上海市人均GDP為12.46萬元,首次突破12萬元人民幣大關,已逼近2萬美元的現代經濟體標準。

  人民“獲得感”增強

  在上海,人均GDP突破性增長最直接的體現,則是人民“獲得感”的增強。2017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88元,排名全國第一,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增速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並高於GDP增速。

  在支持上海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的重要因素中,充分的就業狀況功不可沒。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新增就業崗位57.90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僅為3.9%,新安置就業困難人員超過5萬人,幫扶引領成功創業1.26萬人。

  與此同時,上海的社會保障體系也在不斷完善之中。統計顯示,去年全市有超過1500萬人(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超過78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年還新增供應各類保障性住房8萬套,完成中心城區二級舊裏以下房屋改造49萬平方米、受益居民2.4萬戶。

  隨著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市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相應提高。隨著上海市“文創50條”的發佈,以及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市民日益增長的生活品質需求都得到了相應滿足。

  數據顯示,在健身設施方面,全市全年共新建、改建市民益智健身苑點210個、市民健身步道75條、市民球場65個。在公共醫療方面,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啟動“1+1+1”簽約服務,簽約居民超過340萬。同時,繼續推進“新建醫療急救分站”市政府實事項目,建成急救分站156個,平均服務半徑達到約3.6公里。在文化生活方面,2017年市民參與文化活動人數近3000萬人次;大世界非遺中心、世博會博物館、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對外開放,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國際藝術節等重大文化活動豐富了市民精神生活。

  市民生活水準提高了,對自然環境的要求也“水漲船高”。2017年,上海的城市環境持續良好,全年環境空氣品質(AQI)優良率為75.3%,細顆粒物(PM2.5)年日均值3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3%。此外,全年還新建綠地1358.5公頃,完成綠道224公里,立體綠化40.9萬平方米。至年末,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過8平方米;全市6個郊野公園(一期)建成運行,城市公園總數達到243座。

  釋放市場活力

  上海人均GDP高速增長的背後還離不開改革與創新發展。在改革方面,上海通過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這個“窗口”,把制度創新作為核心任務,成為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領跑者。2017年,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減少到95條,國際貿易“單一窗口”3.0版上線運行;服務業擴大開放已經有累計2404個項目落地;“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深化,第一批116項改革事項複製推廣到其他自貿試驗區。

  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底,自貿試驗區內新註冊企業累計超過5萬戶,實到外資、外貿進出口占全市的比重均超過40%。在以金融服務業開放為目標的金融創新制度下,自貿試驗區內新興金融機構數量達到4630個,FT賬戶達到7.02萬個,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累計769家。

  除了自貿區,上海市場活力的釋放還離不開全市所有政府職能部門的“放管服”改革。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經工商登記新設立各類市場主體35.34萬戶,比上年增長1.9%。在全市貨物出口中,私營企業的貨物出口總額增長15.5%,是增長最快的企業類型,佔全市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20.7%。在上海市生産總值中,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增長6.8%,佔全市生産總值的比重為51.4%。

  隨著上海越來越開放,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各種創新資源也在此匯聚。在資金方面,2017年用於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相當於生産總值的比例為3.78%左右。在人才方面,隨著兩批22條海外人才出入境試點政策,加快吸引、聚集、留住人才,引進海外人才超過11萬人;全年新當選兩院院士13人,佔全國10.2%。在企業方面,2017年內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247家;全市科技小巨人和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共1798家,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274家。

  與此同時,2017年全市還認定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493項,年末累計超過1.1萬項;專利申請受理13.17萬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41.5%;專利授權量7.05萬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29.3%。至年末,全市有效發明專利10.04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41.5件,比上年增長1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