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央行行長易綱亮相2018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這是他擔任央行新一屆“掌門人”後的首次公開亮相。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金融政策”這一主題下,易綱回顧了2017年的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並用三句話概括了金融監管的三大方向,包括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推動金融業的改革和開放、打好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
重申穩健中性貨幣政策
在闡述央行主要工作時,易綱談到的第一個話題就是貨幣政策。易綱指出,央行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中性,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高品質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總體上鬆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
在分析人士看來,央行的主要政策不會因為更換“掌門人”而發生本質的變化,尤其是貨幣政策。
事實上,今年以來,易綱在公開場合多次談到貨幣政策。在出席全國兩會答記者問時已有表態,易綱指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貨幣政策“鬆緊適度”的新提法主要是針對金融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而言的,我國的經濟目前穩中向好,看松或緊要看實體經濟、“三農”等薄弱環節以及創新領域是否能及時得到信貸的支持,同時也要注意防範金融風險,能不能夠創造防風險並且平穩推動金融改革的環境。
3月19日,在宣佈任職央行行長後,易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應,接下來央行的主要任務是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推動金融改革和開放,保持整個金融業的穩定。
對此,500金研究院院長肖磊指出,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實際上就是延續周小川時期的政策,目前中國經濟各類問題都是結構性的,很難用比較激進的政策去解決,穩健中性實際上也是一個防守型的政策,適合當前的情況。
在具體操作上,易綱表示,央行適時適度運用價格工具,預調、微調,充分發揮好利率杠桿的調節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基本穩定。他同時指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對M2和社會融資規模提出預期增量的指標,要在控制好總量的前提下,結構上更加注重品質提高,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此外,發揮貨幣政策結構引導作用,積極運用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定向降準等結構性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經濟重點領域與薄弱環節支持,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
金融業開放三規律
改革開放40年來,金融業對外開放在推動國民經濟改革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對於未來的金融業開放,易綱表示,將積極推進金融業的改革開放,並提出了金融業開放的三條規律。
具體來看,易綱指出,金融業作為競爭性服務業,要遵循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金融業對外開放要以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與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相互配合,共同推進;金融業的開放要和防範金融風險並重,金融業開放程度要與監管引領相匹配。
“如果遵循這三條規律,我們就會不斷地將金融開放推向前進。”易綱進一步説,“我們已經放寬了外資金融服務公司開展信用評級服務的限制,明確了銀行卡清算機構、外資準入的政策。同時,進一步放寬銀行、證券、保險業股比的限制。未來還要繼續推進放寬市場準入等一系列的改革。”
他強調,放寬或取消外資股比限制,並不意味著不要監督。外資機構準入和開展業務的時候,仍然要按照相關的法律進行和內資一樣的審慎監管。所以,放開股比限制實際上是內外資一視同仁,內外資收到的審慎監管是一樣的,這是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所要求的。肖磊指出,推動金融業的改革和開放,這也是一個比較長遠的戰略,中國要打造金融強國,改革和開放是必須要經歷的。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金融改革開放的一些新舉措,可能會主要集中在金融行業的對外開放,儘管中央已經宣佈了相應的改革方向,但具體落地執行的細則仍沒有出臺。
重點整治“金融三亂”
談及潛在的金融風險時,易綱表示,目前,中國面臨著一些潛在的金融風險,主要體現為:宏觀上仍然存在著高杠桿的風險,特別是企業部門的杠桿依然較高,部分國有企業的杠桿居高不下,地方政府隱形債務問題、居民部門杠桿率較快上升,都值得關注。
易綱直指部分領域和地區的金融三亂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具體為,不規範的影子銀行快速上升勢頭雖有所遏制,但存量仍較為龐大;一些機構在沒有取得金融牌照情況下非法從事金融業務,部分非法金融活動借金融創新和互聯網金融之名迅速擴張等;少數野蠻生長的金融控股集團存在風險,抽逃資本、循環注資、虛假注資以及通過不當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較為突出,帶來跨機構跨市場跨業態傳染風險。
“這些風險的存在,我們要提高警惕。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中國有很好的條件做好風險防範的工作。”易綱説。
針對上述風險,易綱一一給出了解決方案。易綱指出,要穩住宏觀的杠桿,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雙支柱的調控框架,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提高系統性風險的防範能力,大力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穩步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此外,要深化金融和其他領域,特別是關鍵領域的改革。
易綱還指出,要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儘快補齊監管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