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頂層設計 有望破解園區交通難題

2018-04-04 09:29:33|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早晚高峰,進出臨空園區有點難 長寧進行一系列頂層設計,有望破解園區交通潮汐難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宜人的園區環境吸引了大量企業入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企業班車剛剛停下,員工急忙上車

  抬頭,萬條垂下綠絲絳,桃花春色暖先開;低頭,朱家浜、縱涇港兩條河水清清。時下,正是上海最美時節,而在長寧的臨空經濟園區,生態環境幾可比擬公園。能在這樣一個環境優美的園區辦公,肯定是令人十分愉悅的,但對不少公司員工來説,早晚高峰的進出之難也令他們十分困擾。

  作為上海西大門的一個經濟園區,臨空經濟園區以環境優美、營商便捷吸引了2000余家企業入駐,六成以上中國航空企業的總部均設在此處。不斷發展的同時,其交通上的短板也愈發凸顯。

  不過,記者從長寧區建交委了解到,關於臨空地區交通問題,他們正在進行一系列的頂層設計:包括即將建成的公園停車位與企業錯時共享;跨蘇州河的雲嶺西路橋長寧段騰地已經完成,正在和相關部門進行下一步方案的論證;通過智慧交通的綜合施策,幫助臨空地區的交通運行更加有序高效……對於一些暫時無法在區級層面解決的難題,他們也將向市級相關部門積極反映,尋求解決方法。

  未來,隨著各種措施的逐步落實,困擾臨空園區的交通難題有望得到解決。

  現狀

  三類人群“各有各的煩惱”

  8:30,淞虹路地鐵站人頭攢動,大部分人都走向5號出口,因為這是離臨空園區最近的一個地鐵站出口。從站廳到出口的短短百米通道,客流自動被分成了兩個方向,進站僅容納一人側身,大家似乎都形成默契一般地貼著墻走。

  在金鐘路和福泉路上,各家企業的員工都按照約定的地方,一邊刷著手機一邊等待著班車。記者留意到,兩條馬路上都豎有明顯的黃色警示牌,提醒該區域不能停車,但依然有企業班車陸續停在道路旁邊,接駁員工。

  “我們也知道不能停,所以都和員工提前打好招呼,約定好時間,等車一到,大家儘量快速上車,趕緊開走。”一名班車司機告訴記者。

  事實上,像這樣有班車福利的都是規模比較大的企業,很多中小型企業無法提供班車接送服務,員工基本靠共享單車來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難題。但是早晚高峰,要在淞虹路地鐵站附近找到一輛共享單車絕非易事。

  除了班車族、單車族,在臨空地區,還有數量龐大的開車族,尤其是在北翟路以北區域,開車族數量更是龐大,困擾他們的首要問題則是“停車難”。

  以臨空園區內的知名500強企業聯合利華為例,2006年初入駐園區時只有600名員工,辦公區域按照1000人的體量建設,但如今員工總數已有2000多人,中國區總部也升級為北亞總部,辦公面積越來越捉襟見肘之餘,還有一大直觀體現就是停車位緊缺。

  企業在福泉北路上申請了幾十個停車位,但依然面臨兩個難題:一是市政道路車位屬先到先得,其他企業車輛停靠後,聯合利華的員工就無處停車。二是與公司一河之隔的臨空一號公園正在建設,到時會有地下停車位,會不會導致路邊停車位被取消?

  而在聯合利華的車位登記排隊表上,七八十名員工處在等候狀態中。

  原因

  和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

  歷經多年發展,臨空園區已初步形成高端企業總部、信息服務業、現代物流業三大産業集聚,聯合利華、德國博世、史泰博、攜程網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整個園區的企業數量超過2000家,企業員工約七八萬人,加上每天前來商務洽談的人員,一天之內,大概有10萬人次進出。

  虹橋臨空經濟園區辦公室主任朱平告訴記者,臨空園區地理位置特殊,靠近機場有著限高要求,加上園區當初的工業用地規劃,停車位的配比相對較低,此外,北翟路以北的北臨空地區公共交通比較不發達。

  而説到臨空園區的早晚高峰進出難問題,其實也是和臨空園區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一方面,臨空園區毗鄰機場、高鐵站等交通樞紐,對於商務人士而言,大交通出行十分方便;另一方面,臨空園區交通問題比較突出的這片區域西北臨外環線,東北臨蘇州河,交通進出主要依靠福泉路與協和路兩條南北向的道路,東西向道路的設置較為缺乏,尤其是北翟路沿線正在大修,更是加重了其他支幹道路的負擔。因此,特殊地理位置下的“半島”效應十分明顯。

  為了減少自駕車輛,園區鼓勵企業推行集約化的班車出行方式,應該説,這種模式對於改善擁堵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但一個不容忽略的問題是,企業的上下班時間相對集中,因此短時間內涌入或者駛出的大量班車又會提出新的停車要求。尤其是園區內大量道路均為禁停區域,一旦停車超過3分鐘,就有可能面臨被處罰的危險,但要在3分鐘內完成所有人員的上下車,對一輛大巴士顯得有些跼踀。

  雖然針對臨空地區的交通問題,在長寧區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園區採取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比如在福泉路上設置可變車道,根據早晚高峰的車流方向不同,來進行動態調節;由區、鎮兩級政府提供補貼,運行新涇1路公交車,解決園區員工最後1公里出行難題。

  應該説,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破題

  綜合施策,分步解決

  長寧區建交委黨工委副書記趙建中表示,臨空園區的交通問題由來已久,他們一直在探索破題之道。因此,此次組織了“一委五局”的負責人到園區進行集體調研走訪,一次性地將問題擺在臺面上清楚地解決。

  “比如停車難問題,臨空一號公園建成後有250多個車位,區綠化市容局表示可以考慮給企業在工作日錯峰使用,具體的事務會由區綠化市容局與臨空辦負責對接。”趙建中告訴記者,交通難問題看似表症簡單,但實際上成因複雜,因此要解決問題也非建交委一家之力可行,所以才有了這次“一委五局”的集體調研與走訪。

  趙建中表示,對於臨空園區的交通問題,基本的思路是“綜合施策、分步解決”。比如在智慧交通的建設上,將根據《長寧區“十三五”信息化建設與應用頂層設計》來進行綜合考慮。“臨空園區大部分停車庫均為非掛牌停車庫,因此無法納入區建交委的智慧停車場建設項目”,臨空園區的特點是企業相對自成體系,停車庫等基本都是屬於企業自管範圍,且只滿足企業員工自身使用,而掛牌停車庫一般對停車庫的硬體標準、收費標準等有著相對統一的要求與規範,因此,一些企業出於自身管理與安全上的考慮,在這方面的積極性並不高。不過,區建交委將和園區共同努力,繼續探索停車庫共享的可能性。對於園區安裝地磁等硬體需要,這還涉及到交警等部門的參與,他們也將積極與交警部門進行對接,幫助園區儘快提升交通管理的能級與效率。

  至於跨蘇州河的雲嶺西路橋,長寧區建交委辦公室主任李志斌表示,目前長寧段騰地已經完成,正在和相關部門進行下一步方案的論證。對於軌交22號線設站可能性,他表示,這不是區級層面能夠解決的問題,但他們會將大家的訴求向市級主管部門積極反映,希望能夠尋求解決之道。“借著這次大調研的機會,我們會針對梳理出來的問題,研究提出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的解決方案或相關制度方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