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金融牌照PK:中行“三局兩勝”

2018-04-11 09:36:04|來源:證券日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近年來,5家國有大行均通過設立金融子公司加大綜合化經營平臺的構建,持續擴大綜合經營版圖。

  據《證券日報》記者獨家統計,國有大行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隨著綜合化子公司業務規模穩步擴張,經營效益快速提升,集團綜合化經營的協同效應逐步顯現。截至2017年年末,建行綜合化經營子公司資産總額4419.31億元,較2016年增長19.14%;實現凈利潤64.99億元,增長22.86%。截至去年年末,農行五家綜合化經營附屬機構資産合計1,573億元,比2016年年末增長92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合計16.02億元,同比增長37.9%。

  租賃業務

  中行佔據頭把交易

  近年來,工銀租賃在資産規模及盈利方面均遠遠領先於其餘4家銀行係租賃公司,而在2017年,其凈利潤頭名的位置被中銀航空租賃所取代。

  截至2017年年末,工銀租賃總資産3148.94億元,凈資産294.47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35.68億元。而主營飛機租賃業務的中銀航空租賃,2017年共接收飛機74架,並簽訂長期租約,創歷史新高。截至去年年末的資産總額160.40億美元,凈資産38.19億美元。2017年,中銀租賃實現凈利潤5.87億美元(約合38.19億元人民幣)。

  截至去年年末,建信租賃資産總額1380.13億元,凈資産131.49億元,實現凈利潤12.22億元。農銀金融租賃截至去年年末的總資産415.88億元,凈資産47.11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1.13億元,較2016年3.01億元的凈利潤有較大幅度的下滑。交銀租賃截至去年年末的租賃資産餘額2000.02億元,較去年年初增長20.44%。

  基金業務

  工行利潤居首

  背靠擁有強大資源優勢的股東,通過銀行渠道優勢,銀行係基金公司一直是各家基金公司中的有力競爭者。早在2005年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工作啟動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就先後發起設立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建信基金,這3家基金公司也成為首批銀行係基金公司。

  工銀瑞信擁有公募基金、QDII、企業年金、特定資産管理、社保基金境內(外)投資管理人、RQFII、保險資管、專項資産管理、職業年金、基本養老保險投資管理人等多項業務資格,是業內具有“全資格”的基金公司之一。截至2017年年末,工銀瑞信旗下管理113隻公募基金和逾570個年金、專戶、專項組合,管理資産總規模近1.3萬億元,總資産77.35億元,凈資産62.99億元;工銀瑞信去年實現凈利潤18.39億元,在5家銀行係基金公司居首。

  雖然凈利潤指標與工銀瑞信相差較遠,但建信基金在資産管理總規模上稍稍領先。截至2017年年末,建信基金資産管理總規模達到1.31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為4880.01億元,居行業第4位,2017年實現凈利潤10.17億元。

  中銀基金截至去年年末的資産總額為38.25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9.80億元。資産管理規模在去年年末達到8220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3625億元,比去年年初增長5.96%;非貨幣公募基金規模達到2328億元。此外,農銀匯理基金截至去年年末的總資産10.48億元,凈資産9.14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2.23億元。交銀基金截至去年年末的管理資産規模為4711.27億元(含旗下2家子公司)。

  保險業務

  中行壽險最賺錢

  目前五大行旗下均有壽險子公司,其中中行擁有中銀人壽及中銀三星人壽兩家壽險公司。此外,中行、建行還同時擁有財險牌照。

  截至2017年年末,建信人壽資産總額1283.76億元,凈資産110.01億元;實現凈利潤3.75億元,較2016年有所下降。工銀安盛截至去年年末的總資産為1161.87億元,凈資産118.54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6.24億元。農銀人壽總資産和凈資産分別為830.95億元和42.53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1.11億元,總保費收入達到248億元。交銀人壽去年實現原保費收入131.31億元,同比增長35.32%。

  中行旗下的中銀人壽截至去年年末資産總額達到1305.96億港元,凈資産88.33億港元。全年實現凈利潤11.84億港元。此外,其旗下2016年還處於虧損狀態的另一壽險公司中銀三星人壽,在去年也已成功扭虧。截至去年年末,中銀三星人壽資産總額129.85億元,凈資産11.80億元。全年實現規模保費收入70.75億元,凈利潤為0.19億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