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出爐 促進市民健康水準提升
圖説:首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頒獎暨經驗交流會現場 云云 攝(下同)
首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評選日前落下帷幕,頒獎暨經驗交流會12日下午在長寧區圖書館舉行。市衛生計生委主任、市醫改辦主任鄔驚雷等領導出席。
近年來,上海作為全國省級綜合醫改試點地區,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針對改革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大膽探索,推出了許多對鞏固醫改成果、服務百姓健康具有推動力、創新性和顯著社會效益的改革舉措,促進了上海衛生和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人民健康水準的提高。上海市民的平均期望壽命、孕産婦死亡率、嬰幼兒死亡率三大健康指標連續10多年達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水準,並居於全國領先水準,增強了市民對醫改的獲得感。據第三方測評,多年來病人對於上海醫療機構服務滿意度呈持續走高之勢,對上海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滿意度更是連續兩年居全市十大行業之首。
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加大醫改宣傳力度,及時發佈改革進展和成效、回應社會關切,推進落實《“健康上海2030”戰略規劃綱要》,2017年11月,在市醫改辦指導下,解放日報社和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組織開展了首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評選,這是在全國率先開展省級十大醫改創新舉措評選。同年12月,經過專家嚴格遴選,産生了25條入圍舉措,並通過“健康上海12320”官方微信接受市民投票。今年1月15日,綜合專家評選得分和公眾投票結果,首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評選結果正式出爐。
首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涵蓋了郊區居民享受家門口的優質醫療服務、區域性及專科醫聯體資源的共享共建、社區門診為百姓的大健康做好托底管理、醫院一站式信息化服務、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醫院人才系統管理等各領域,為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培養醫學人才等提供了寶貴經驗。
今天的交流會上,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院長王興鵬、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翟曉文、海軍軍醫大學長征醫院院長張殿勇、長寧區衛生計生委主任葛敏、上海市浦東醫院院長余波分別就獲獎醫改項目進行了分享與交流。
圖説:首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頒獎暨經驗交流會頒獎儀式
附:首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
1.建設“新華一崇明”區域醫療聯合體,為老百姓提供家門口的優質醫療服務(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2.構建現代醫院人事管理制度,打破“天花板”讓好醫生脫穎而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3.創建區域兒科醫聯體,打造共建共享、分級診療的兒科服務模式(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4.創建“行業社會人”模式,實現住院醫師培訓規範化、標準化、同質化(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事務中心、中山醫院、瑞金醫院);
5.打造“健康雲”,建設基於人口健康大數據的健康服務體系(上海市衛生計生委信息中心、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6.四家新建三級醫院落戶郊區,緩解當地百姓看病難(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
7.構建業務緊密型醫療衛生協同發展網,落實分級診療(上海市浦東醫院);
8.深化“四醫聯動”,讓困難人群簽約家庭醫生有獲得感(長寧區衛生計生委);
9.開展處方前置審核,從源頭保障合理用藥(海軍軍醫大學長征醫院);
10.腹透下社區,患者得實惠(松江區衛生計生委)。
首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提名獎:
1.日間醫療提高效率,有效緩解患者入院難手術難(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2.全國首創,為居民提供大腸癌篩查和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種(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3.做實分級診療,確保轉診綠色通道暢通(上海華東醫院)
4.整合多方資源,建設上海市糖尿病全程預防和診治體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5.成立國內規模最大兒科學院,為緊缺兒科人才“造血輸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6.建設聯影—嘉定區域影像中心,打造分級診療新模式(嘉定區衛生計生委)
7.樹立社會辦醫品牌,促行業健康規範發展(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
8.醫教研協同型醫聯體與家庭醫生制度雙翼齊飛,構建區域分級診療體系(閔行區衛生計生委)
9.開闢實驗室與病房雙向通道,加快醫學專利成果轉化(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10.建立“名中醫工作室”,將名中醫的臨床經驗推廣到社區和基層(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11.“病員服務島”一站式服務模式避免反復排隊(上海市浦東新區浦南醫院)
12.構建多層次全科人才培養體系,助力分級診療(楊浦區中心醫院)
13.提供社區“醫、養、護、居、送”全程健康管理服務(徐匯區康健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4.推進二級醫院功能轉型,康復醫院建設見成效(楊浦區衛生計生委)
15.“互聯網+”兒童醫療健康服務(上海市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