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博覽會:讓藝術教育陪伴孩子學習生涯

2018-04-18 09:56:57|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第十五屆上海教育博覽會新時代美育高峰論壇昨日舉行,多位專家提出——讓藝術教育陪伴孩子學習生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

上海中小學美育形式正日趨豐富。本報記者袁婧攝

  “美育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它不但包含了教育,還包含了社會,也包含了家庭,甚至包含了人的一生。”最早在中國倡導美育的蔡元培先生曾説過的這段話,至今仍不過時。昨天,多位來自教育界、藝術界的專家、學者做客第十五屆上海教育博覽會新時代美育高峰論壇時,不約而同地提出,讓孩子們反復“刷題”的學科應該是藝術,讓藝術教育陪伴他們整個學習生涯。

  美育形式趨於多元,浸潤孩子心田

  “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畫家吳冠中曾經説過的一句話點出了過去美育教育缺失的尷尬現實。以前人們對美育教育的理解總是囿于唱唱、跳跳、畫畫,但如今上海中小學的美育課堂有了更多精彩紛呈的內容,而課堂之外,美育之花也在盛開。

  長寧區天一小學的下課鈴聲,和大部分學校不一樣。每年假期,學校都會發起一項名為“課間鈴聲我做主”的活動,向學生徵集原創鈴聲。這是學校美育課程個性化探索的一個生動縮影。

  校長呂華瓊介紹,2012年,學校提出了“以美育人,成就未來世界公民”的學生培養目標,不但打造了富有童趣的“小螞蟻”美育文化,引導孩子們學習小螞蟻“知勤儉、會合作、守規則”精神,還獨創了未來音樂學習中心,那裏有展示學生作品的音樂之廊,還有專屬於孩子們的迷你錄音棚和迷你電視臺。更重要的是,學校特地開發了各類綜合性的美育課程。“美的本質是真和善,美育是一種發現真理,探索世界的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説,美育是一種人學。”

  校園圍墻之外,藝術之美也正以豐富的形式浸潤孩子們的心靈。上海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夏小曹教授提到,2008年,上海曹鵬音樂中心與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成立了自閉症天使知音沙龍,用音樂和愛心與自閉症孩童對話。

  美育是一把開啟美好生活的鑰匙

  早在上世紀初,陶行知、蔡元培等教育家就在思考怎樣通過美育塑造合格的公民。美育既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及心靈教育,它是通往藝術世界的必由之路,也是開啟美好生活的鑰匙。

  王媽媽的孩子是一個自閉症患兒,三年前,他們來到自閉症天使知音沙龍,起初僅僅將這裡當作一個“放鬆的地方”,但之後,她驚喜地發現孩子漸漸發生了變化。“孩子開始有了夥伴,笑容越來越多,焦慮和恐懼開始減少。我想是音樂喚醒了他,讓他獲得了自信。”她記得,有一天,孩子爸爸生病了,從不開口叫他們一句“爸爸、媽媽”的孩子突然問了一句:“爸爸,你好一點了嗎?”那一刻的感動是難以言喻的。王媽媽感慨,以前他們以為孩子需要終身看護,沒想到音樂打開了他的心靈。“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家長因為孩子的學業成績焦慮,他們希望孩子在學習成績上分分必爭,但我認為學校教育應該倡導在美育中培養孩子靈魂的高貴、姿態的優雅、生活的從容,因為這樣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會引導他們感知美,發現美,從而走向美好的生活。”呂華瓊這樣説。

  應該重復“刷題”的學科是“藝術”

  然而,讓美育教育逐漸走進課堂、走進學生們的生活,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首當其衝的,是專業藝術教育與普及藝術教育的差異。著名京劇演員王佩瑜一直有這樣的困擾———京劇表演大多口傳身授,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向學生進行京劇的普及和教育。在她看來,普及京劇教育首先應該梳理系統的理論基礎,還要結合學生們的生活和不同年齡的成長規律,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而金牌編劇、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副總裁喻榮軍苦惱的是,學校教育留給戲劇教育的空間有限。因此,由他牽頭從2004年創辦大學生戲劇節,並與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創辦戲劇名師工作室,編寫課本劇。

  “學生最應該反復刷題的學科應該是藝術。在重復和積累中,學生的審美和創造力會得到提升。”嘉定區教育局局長姚偉表示,要利用校園多種載體,為學生們創造接觸藝術的條件和機遇,增加學生思想情感的豐富性和對世界的選擇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