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鼓勵指導教師人人參與家校合作

2018-04-11 09:18:1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奉賢從改變教師開始,鼓勵指導教師人人參與家校合作 走進孩子心田,搭建家校共育“生態場”

  因為心理敏感、考前焦慮而“拒學”,性格追求完美出現人際交往困難等——各種學生心理問題怎樣得到最好疏導?國家日前發佈《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對各類教師必須具備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素養提出新要求。現在年輕教師大多數是80後、90後,幾乎是名副其實的“獨一代”,有的連基本的家庭教育經驗都沒有。從改變並提高教師素養開始,奉賢教育系統鼓勵指導教師人人參與家校合作育人,形成家校共育“生態場”。

  從“叛逆王”到“男子漢”

  1.8米的小李同學有個壞毛病,愛破壞班主任辦公桌上的物品。每次課間休息或老師倒茶時,他就趁機“犯案”,悄悄撕壞辦公桌上的各種紙張。到了青春叛逆期,小李和老師、家人的對抗尤為激烈。如何讓“叛逆王”變成“男子漢”?惠敏學校心理老師孫衛紅每天約小李“聊天”,鼓勵他多運動,還為他建立成長階梯計劃。逐漸地,小李減少了破壞行為。

  因為父親賭博,14歲的小張同學自小父母離異,性格愛鑽牛角尖,對善意規勸不聽不理。怎樣對性格偏激的單親孩子做好心理輔導?華亭學校嚴春紅老師分析,這可能源於童年的傷害和親情的淡漠。嚴春紅給小張出了一道題——寫出“媽媽一週作息”。“從早上5時45分起床,到晚上10時睡覺,媽媽為了進貨一週忙碌,甚至有一天連晚飯都沒吃就睡覺了。”一份親情作業,糾正了偏激心理。漸漸地,小李知道用零花錢為媽媽過生日,還學會了換位思考,與同學矛盾少了,與老師也不頂嘴了。

  設在奉賢區教育學院3號樓的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中心環境溫馨,為學生提供個體諮詢、家庭輔導、團體輔導等。中心開展公益服務,區青少年心理援助熱線(4009208761)實現24小時全覆蓋,創造性地採用了“預約委派制+研訓督評一體”的立體諮詢服務網絡。

  “爸爸優質營”彌補角色缺位

  如今不少家庭父親角色缺位,原因除了男主人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家庭之外,還緣于不知如何與孩子溝通。“爸爸缺位”現象在外來務工家庭更為普遍。奉賢區面向全區開展的“優質爸爸成長營”呼籲爸爸們回歸家庭,承擔對子女的教育責任,讓孩子在生活中能“找”到爸爸。日前,在胡橋學校“優質爸爸成長營”裏,爸爸們交流了個人困惑,老師則從強化父親角色的角度進行支招。一位家長感嘆:“訓練營讓我們知道,即使與孩子相處時間有限,只要方法得當、全情投入,還是能當一個好爸爸。”

  “二孩”家庭裏,父母如何對待老大和老二?在奉賢區,“家長慕課”在中小學全面推廣,家長們可以通過網絡或手機觀看短小精悍的課程,使自己成為“智慧家長”。明德外國語學校一年級(1)班同學秦藝珂的奶奶熱衷學習家長慕課,成為慕課“祖輩之星”。在江海第一小學,96.81%的家長開通了慕課,73.86%的家長已完成課程學習,該校系統化地架構區域家長課程,將心理輔導與家庭教育相融,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學生心理健康成長育人機制。

  家教指導力成教師必備素養

  一位尖子生成績下滑明顯,孩子母親無法面對這樣的成績單,在家長會上當場落淚。市家庭教育優秀指導者、奉賢實驗中學80後教師徐丹與家長單獨約談,分析原因,尋找癥結,提出意見,引導母親自我調節情緒。家校共育合力下,很快,孩子的成績又回升了。徐丹説,與家長溝通,只用電話“一線牽”遠遠不夠,心與心之間的碰撞,需要面對面真誠交流,班主任要始終把家訪放在工作首位,走進每個孩子的家庭。

  如何將心理教育融入課堂、健康輔導步入家庭?奉賢區組建了區域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服務中心,2016年以來在市教委德育處等部門的支持下,區教育學院組織專業力量,歷時兩年,編寫完成涵蓋中小幼一體化的《家庭教育教師指導用書》,以案例教學的形式引領家校共育向專業化發展。在奉賢區教育學院副院長張竹林看來,家庭教育指導理應成為新時代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校教師必備的專業素養。為提升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力,區教育學院鬚髮揮區域總樞紐作用,構築家校共育“綜合體”,培育專業“孵化器”,形成嶄新的家校共育“生態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