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灣雲林科技大學的應屆博士畢業生黃崇輔20日在上海投出了10多份個人簡歷。他説,“上海的機會很多,從雲林遠道而來,就想和這邊的大學多接觸,尋找獲得大陸教職的機會。”
儘管所學的工程科技專業與同濟大學很對口,但黃崇輔對赴大陸高校求職有合理預期。他説,畢竟大陸的就業市場很大,從台灣來的人才不能拘泥于一兩所名校。“只要是大陸這邊知人善任的學校,我和同學都會嘗試一下,投出簡歷。”
70名台灣籍博士近日陸續從台灣島內及海外飛抵上海,參加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上海海外聯誼會滬臺交流委員會聯合主辦的“英才匯聚、滬上逐夢”台灣優秀博士(生)與上海高校交流會。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希望通過交流,到上海的高等學府就業。
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盧麗安説,今年早些時候,大陸發佈的“31條惠臺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內容是鼓勵台灣優秀人才到大陸就業的。短短兩個月不到,“31條惠臺措施”在兩岸的認知度和影響力擴大,激勵了此番這麼多台灣籍博士到上海對接各高校。
統計顯示,來滬求職的這批臺籍博士中,有9人是首次來到大陸,28人是首次來到上海,他們中有一部分是已經在台灣或海外獲得教職的博士,也有一些是應屆畢業的博士生和在讀博士生,其中不乏北京大學、台灣大學等培養的優秀人才,分佈于文、理、工科不同專業。
來自台灣高雄市某醫院的李醫生是一名博士後研究員,此次專門請假到上海,了解大陸的就業市場。她告訴記者,儘管以往在台灣的讀書階段就有到大陸交流的機會,但總體而言只是走馬觀花,而今大陸有了惠臺新措施,對青年醫生族群也是一種新的吸引力。
“即使這次投遞簡歷不成,也可以增加同行之間的相互了解,機會十分難得。”李醫生説。
在交流會現場,有大陸高校專業人士解讀,根據“31條惠臺措施”,李醫生這樣的個案可以參照其中條文。比如“符合條件的台灣醫師,可通過認定方式獲得大陸醫師資格。符合條件的台灣醫師,可按照相關規定在大陸申請註冊短期行醫,期滿後可重新辦理註冊手續。”
在20日的首日交流中,上海市教委人事處有關負責人宣講了上海高校的總體情況、人才引進現狀和相關政策,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滬上18所高校的代表分別就本校概況、人才需求及人才政策作了介紹。除了答疑解惑外,18所高校還現場設攤與70位博士逐一對接。數小時內,各攤位收到簡歷總和超過350份(次)。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攤位一個下午收到16份台灣博士的簡歷。該校工作人員介紹,學校重視人事人才工作,結合學校自身“外貿”特色,希望從台灣優秀人才中發掘契合學校發展需要的人才。
據了解,下階段,上海各高校將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對收到的台灣博士簡歷進行評估,再開展後續的接洽和招聘工作。
為期3天的交流會還特別安排台灣博士團赴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建橋學院等校區參觀,對此,前來的臺籍博士們感慨“不虛此行”。
盧麗安説,這樣的交流活動引起比較熱烈的反響,既受益於“31條惠臺措施”的及時到位,同時也體現了上海高校求賢若渴的積極態度。“未來鼓勵更多兩岸人才通過就業和創業開展更高層次的交流,將是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