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我們談論民樂發展史時,我們思考的是傳統文化的未來 “2018思南賞藝會”首場活動在滬舉行
《海上生民樂》演出照。(上海民族樂團供圖)
從西楚霸王垓下聞“楚歌”,到劉琨夜吹胡笳擊退五萬匈奴軍隊,中華歷史曾留下不少音樂軼事。在人頭攢動的思南公館中,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于日前開講“民樂與歷史人文地理”。中華傳統民樂是在人口的遷徙流動,以及多元文化的不斷融合、發展與創新中,向全世界發出了金石之聲。葛劍雄説,這也給今天我們如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帶來了啟示———既保留和尊重已有傳統,又不忘吸收多元文化的精髓,同時讓年輕一代能夠接受,從而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
“越是沒有文字、生活相對簡單的民族群體,越具有比較高的音樂、舞蹈水準。論起歌舞的表現力,漢族可能會排在中國56個民族中比較靠後的位置。”葛劍雄説,人類總要宣泄自己真摯的感情,漢族祖先在很久以前就發明瞭頗為複雜的文字,所以能以文字抒情。倘若一個群體沒有文字,或者文字很簡單,他們會通過聲音和肢體動作來表達情感。時間長了,其音樂、舞蹈、樂器就越來越有感染力,也更易傳播。“中原地區的音樂起初較為單一,比如青銅鑄就的編鐘會在某些儀式性的場所演奏音樂,從鐘鳴鼎食這個成語中也可見一斑。但隨著與少數民族不斷接觸,其音樂、舞蹈、樂器漸漸成為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葛劍雄舉例,早期中原傳統舞蹈服飾往往是寬袍大袖,而胡人在舞蹈時穿著緊身服裝,能夠盡顯人的肢體之美。
同樣,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至中原地區的還有多種樂器。二胡、琵琶不是中國本土産生的。所謂二胡就是胡琴,顧名思義為胡人拉的琴;儘管琵琶早在漢朝時期就有了,但今天的琵琶其實是從中亞一帶傳來的中西合璧的産物。然而,經過長期流傳與發展,成為了中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可以表達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並深受人們喜愛。
從民樂發展史中我們能窺得,文化的弘揚不能死守傳統,還需吸收外來精華,並且面向未來。葛劍雄認為,“傳”和“承”其實要分開思考。從“傳”的角度看,首先是要將音樂遺産作為人類歷史的一部分盡力保存下來。而對“承”來説,則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思考如何使它在今天和未來發揮積極作用。繼承傳統文化要考慮怎樣與社會實際相結合,變成年輕人所能接受的呈現方式。“好比全本昆劇《牡丹亭》不刪減地演下來得要三天三夜,而青春版、精華版《牡丹亭》的出現,則對崑曲傳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原版也應該被悉心守護。”
作為“2018思南賞藝會”的首場活動,在講座結束後,來自上海民族樂團的琵琶演奏家周韜,二胡演奏家陳艷、盧璐,青年揚琴演奏家曹蘊帶來《二泉映月》《聽松》《葡萄熟了》《賽馬》《漢宮秋月》《新翻羽調綠腰》《江河水》《十面埋伏》等民樂名曲,並與現場觀眾進行互動。“2018思南賞藝會”將持續舉辦八周,于每週日下午兩點在思南公館舉行。每期活動將邀請文藝名家與觀眾面對面交流,通過演出、體驗、導賞三個環節,讓市民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美感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