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樂團“海上生民樂”陶醉德國觀眾

2018-02-22 10:38:23|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民樂團添彩“快樂春節”“海上生民樂”陶醉德國觀眾

  時值新春佳節,19日晚,一場名為“海上生民樂”的民樂音樂會在柏林愛樂音樂廳上演,來自上海民樂團的表演藝術家們為柏林市民帶來了一場無與倫比的異國音樂盛宴。

  長期以來,海派民樂在全國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譽,此次由知名指揮家湯沐海執棒的演出向德國觀眾展示了海派民樂的風采和實力。

  音樂會由笙重奏與樂隊《和鳴》拉開序幕。中國最早的和聲樂器吹奏出自然而又質樸的和音,和著寬廣豐厚的樂隊之聲,傳唱著大道自然的思想和智慧。樂曲《紫竹》則選取最經典的上海地方音樂元素,用樂隊的創作手法融合傳統韻味和時代氣息,讓人仿佛漫步在江南水鄉的白墻黛瓦間,驀然回首卻已置身於繁華的都市之中。以嗩吶表演為主的《鳳舞》一曲,用新的演奏方式再現經典名曲《百鳥朝鳳》,音樂廳一時間變成了薄霧瀰漫、千禽爭鳴的清晨。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是公認的西方音樂民族化的成功典範,而上海民樂團則用二胡代替小提琴,為樂曲再次增添了一份“中國味”。《梁祝》以西方音樂的形式來講述中國的故事,再次引發了場內觀眾的共鳴,在著名的歡樂板結束後,場內再次爆發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

  中國駐柏林大使館文化處公使銜參贊陳平告訴本報記者,此次上海民樂團的“海上生民樂”專場演出是文化部“歡樂春節”框架內的重要活動之一。在他看來,音樂是文化交流中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而上海民樂團帶來的精彩演出顯然收穫了很好的反響。

  上海民樂團團長羅小慈表示,中國民樂“走出去”不僅要展示我們豐富的文化傳統,更要展現它的豐富性、包容性、當代性和創新性。“我們之所以選擇‘海上生民樂’作為此次巡演的音樂會,也正是因為它不僅展現了中國文化之魂,也體現出不斷吸收多元文化、融入當代精神的格局和氣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