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35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今晚開幕:力推新人新作,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4月27日晚,第35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將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拉開帷幕,開幕演出是一場匯集8位優秀作曲家精心創作、用交響樂詮釋中華創世神話的原創交響樂作品音樂會。今起至5月17日,“上海之春”將有37台主體演出上演,力推新人新作,用創造性的方式挖掘上海豐富的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晨鐘》《賀綠汀》傳承紅色基因
《晨鐘》和《賀綠汀》兩部原創歌劇,都將在本屆“上海之春”亮相。《晨鐘》由上海歌劇院出品,聚焦中國共産主義先驅、中國共産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這部作品迄今已籌備3年,此次在“上海之春”亮相的是音樂會版。作為一部紅色題材的歌劇作品,《晨鐘》的主創人員在創作之初就達成一致,希望避免樹立符號式的英雄人物、運用口號式的表現方式,而是著力塑造充滿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講述真實感人的故事。《晨鐘》的編劇姚遠早在1993年就創作出了話劇《李大釗》,這部作品當時在北京的演出十分轟動,有評論家稱,這是“一次實事求是的勝利”,因為他塑造了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李大釗。這一次用歌劇的形式錶現李大釗,姚遠在劇本中增添了更多的浪漫和詩意。《晨鐘》作曲許舒亞很小就熟悉則李大釗的故事,他希望通過音樂挖掘李大釗內心最真實的東西。許舒亞十分追求音樂的可聽性,他説,如果有一兩首咏嘆調能被傳唱,這部作品就算成功了。
《晨鐘》海報
上海音樂學院出品的原創歌劇《賀綠汀》,展現了在20世紀上半葉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爭取解放的歷史洪流中,賀綠汀如何將個人命運融入大時代,逐漸成長為人民的音樂家。賀綠汀的《牧童短笛》可謂中國第一首走向世界的鋼琴作品。他的《遊擊隊歌》《四季歌》《天涯歌女》等作品,取材于現實生活,長期以來為大眾所傳唱。作曲家張千一領銜創作的交響曲充滿民族音樂色彩,賀綠汀經典作品的旋律不時穿插其間。《賀綠汀》的演員們全都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師生,是對紅色基因、大師精神的一次傳承。
搭建國際平臺,弘揚海派精神
在本屆“上海之春”37台主體演出中,可以看到不少享譽海內外的藝術家與藝術團體的身影,豐富多彩的節目內容彰顯出開放多元的海派文化特質和相容並蓄的城市文化胸襟。
維也納柏林愛樂音樂家合奏團,由維也納愛樂樂團和柏林愛樂樂團兩大頂級名團7位世界級的音樂家組成。他們將古典、爵士、拉丁乃至流行音樂融合在一起,帶來一次橫跨世界、穿越古今的音樂之旅。美國太平洋交響樂團將由音樂總監卡爾·聖克萊爾率領,在“上海之春”的舞臺上演繹多首伯恩斯坦的作品,與他們同臺的還有“世界三大小提琴家之一”平克斯·祖克曼,讓無數樂迷翹首以盼。此外,享譽全球的莫斯科大劇院將帶來鎮團製作之一——裏姆斯基·柯薩科夫歌劇《沙皇的新娘》。這是莫斯科大劇院歌劇團的上海首秀,觀眾將有幸體會純正的俄羅斯歌劇傳統。
莫斯科大劇院歌劇《沙皇的新娘》
《維也納柏林愛樂音樂家合奏團音樂會》
此外,本屆“上海之春”還出現了許多響亮的華人音樂家的名字。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譚盾將帶來小提琴狂想曲《戲夢人生》和大提琴狂想曲《水火交融》兩部新作,多次與世界著名交響樂團合作的優秀指揮家譚利華將指揮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演繹亞歷山大·鮑羅丁的《第二交響曲》等作品。首位亮相意大利“羅西尼藝術節”的華人歌唱家石倚潔、從上海起飛的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黃英也將分別在今年的“上海之春”舉辦專場音樂會。
聯合長三角團體,彰顯江南魅力
上海民族樂團音樂會《牡丹亭之夢的十二個瞬間》將在本屆“上海之春”首演,這場音樂會是對江南文化的一次創造性傳承。這部作品由青年作曲家郭思達譜寫,靈感來自於中國戲曲史上的浪漫主義傑作《牡丹亭》。三段穿越時空的生死愛戀,十二個夢中的瞬間,極具幻想色彩,將演繹出一場既傳統又現代的音樂盛宴。
上海民族樂團《牡丹亭之夢的十二個瞬間》
在37台主體演出之外,本屆“上海之春”還將推出不少主題展演和藝術教育展演活動。主題展演中有一場《在希望的田野上》合唱展演,匯聚了長三角地區的合唱團體,充分體現出江南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整場展演集合了上海師範大學泊樂合唱團、南京藝術學院萌之聲合唱團、安徽省音樂家協會合唱團登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地的20支非職業合唱團,全部參演人數大約為1200人。這些合唱團將帶來《茉莉花》《採茶舞曲》《鳳陽新歌》等充滿江南特色的作品。在演出的開場和結尾,93歲的指揮家曹鵬將登上舞臺,指揮全場大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歌唱祖國》。這場合唱展演,是長三角各地首次在“上海之春”共同呈現“江南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