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2018-05-04 09:02:28|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李強: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千萬不要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昨來到復旦大學,在《共産黨宣言》展示館重溫“信仰之源”,感受真理力量,並作形勢政策報告董雲虎參加

  ■實現美好願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廣大青年要認真學習領會、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要有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初心、練就真本領的信心、探索未知領域的好奇心、苦幹實幹的決心,為上海當好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作出更大貢獻,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

  ■從歷史到現實,我們對馬克思和《共産黨宣言》的最好紀念,就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好、宣傳好、貫徹好

  ■邁向新征程,我們更加需要弘揚和踐行“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我們要在新的實踐中大力弘揚並不斷豐富上海城市精神,為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共産黨宣言》發表170週年。5月3日下午,市委書記李強來到復旦大學,在《共産黨宣言》展示館重溫“信仰之源”,感受真理力量,為復旦青年師生代表作形勢政策報告。李強説,實現美好願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廣大青年要認真學習領會、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要有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初心、練就真本領的信心、探索未知領域的好奇心、苦幹實幹的決心,為上海當好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作出更大貢獻,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

  國福路51號,曾是《共産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譯者、復旦大學老校長陳望道的住所。近日,這棟掩映在綠意中的小洋房經過精心修繕,將以《共産黨宣言》展示館的新身份向公眾開放。下午,李強和市政協主席、市委宣傳部部長董雲虎,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諸葛宇傑,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校長許寧生等來到展示館。以“宣言中譯·信仰之源”為主題的常設展,一份份珍貴史料、歷史文物,系統展示了《共産黨宣言》的誕生、傳播、翻譯、版本,及其對中國革命和革命者的巨大影響。

  1920年春,陳望道在浙江老家柴房苦譯《共産黨宣言》,曾將墨水誤作紅糖,吃下母親送來的粽子。“蘸著墨汁吃粽子,還説味道很甜”。這則被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的故事“真理的味道”,在展廳中通過視頻播放。市領導在此駐足凝視,李強表示,在陳望道先生的舊居重溫“信仰之源”,確實深受觸動和啟迪,也感受到強大的真理力量,這對於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是一次深刻的教育。

  從歷史到現實,我們對馬克思和《共産黨宣言》的最好紀念,就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好、宣傳好、貫徹好。

  沿著褚紅色的樓梯向上,小樓二層原是陳望道先生的生活起居之處,現已重新修繕布展,集中展示了陳望道先生的藏書、手札以及相關珍檔。在同陳望道之子、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陳振新交談時,李強感謝他和家人的支持,讓後人學子得以在此更好地瞻仰,進一步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隨後,李強來到復旦大學逸夫科技樓,為青年師生代表作形勢政策報告。李強從歷史縱深、全球比較、未來目標三個維度對我們所處的新時代作了全面闡釋,並就上海如何擔負好新時代的新使命、我們應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邁向新征程,同大家進行了深入坦誠的交流。他説,進入新時代,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海要加快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加快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更好地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要實現這個宏偉目標,必須強化對標意識,把“面向全球、面向未來”作為著眼點,把“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作為落腳點,著力構築“四大優勢”、打響上海“四大品牌”。

  李強説,邁向新征程,我們更加需要弘揚和踐行“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這是上海在長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鑄就的,是我們這座城市的寶貴財富。海納百川,是一種開放胸襟。今天上海的開放又站在新的起點,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以開放的胸襟接納全球人才到上海創新創業,在全方位對外開放中增強城市功能。追求卓越,是一種做事標準。對卓越的追求,永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無論是“上海服務”“上海製造”,還是城市管理、社會治理等,都要精益求精、關注細節,不斷提高城市的品質和魅力。開明睿智,是一種處世風格。上世紀90年代以來,浦東就是靠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發展起來的。面向未來,全市上下必須始終保持創業初期那種意氣風發、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狀態,拿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決心和勇氣,敢於創新、勇於改革,始終讓城市充滿生機活力。大氣謙和,是一種精神氣質。上海之大,在於大氣、在於包容,在於對周邊的輻射力、影響力。必須始終把上海發展放到全國發展的大格局、大背景下思考謀劃,進一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我們要在新的實踐中大力弘揚並不斷豐富上海城市精神,為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李強説,青年代表未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鬥和奉獻,青年學子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努力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希望大家胸懷天下,心繫祖國,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大學是研究學問、探索真理的地方,要珍惜青春時光,如饑似渴鑽研,努力提升自己。要敢於質疑,敢於挑戰權威,有敢想敢闖的衝勁。“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千萬不要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要把艱苦環境作為磨練自己的機遇。只要堅韌不拔,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著你。”

  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教師尹晨、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師任遠、微電子學院博士生黃博同、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碩士生劉傲飛、基礎醫學院本科生薛譽作為師生代表在會上發言,李強就師生們關心的問題同大家進行了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