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首屆中國品牌日 聯網的“上海製造”將創造“工業分享經濟” 智慧雲科之於機械加工業,讓人聯想起蘋果、安卓之於手機
智慧雲科正與一些地市合作,在當地建設打造智慧製造的樣板工廠。(受訪者供圖)
在傳統到不能再傳統的機械加工行業,一家上海企業正引領著一種“新玩法”。雖然這家名為“智慧雲科”的創業公司還不太為大眾所知,但聽過它的故事,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過去十年互聯網造就的一些“風口”:比如蘋果安卓之於手機,京東淘寶之於商業,抑或是摩拜、ofo之於出行。
很多人説,如果我國能將消費互聯網的成功轉接到製造業領域,就會形成歷史性新機會。智慧雲科似乎正朝著這個方向奔跑。它是“上海製造”給予時代的創造性回應,代表了未來的諸多可能。
“上海製造”的創業味混雜著咖啡味
僅僅看辦公環境,一點都感覺不到智慧雲科的“製造業基因”:它入駐楊浦區一個眾創園區,大開間的辦公室,全玻璃會議室,大塊的明黃和橙色色塊,就像一間活力四射的設計公司。出門,緊鄰的是一間24小時便利店,對面是星巴克。但説到咖啡,智慧雲科總經理朱志浩還是喜歡請客人在公司的吧臺前喝上一杯———那是由機器人現場泡的咖啡。
趁著機械手在忙碌,朱志浩會告訴客人,機器人的操控程式是基於智慧雲科的工業互聯網系統編寫的。
當然,這個系統主要的功能,是控制機床,使得這些“鐵疙瘩”能聯網、能“對話”。
在智慧雲科的監控大屏上有一幅電子地圖,以上海為中心,幾十根線條射向全國幾十個城市,鋪就了一張大網。統計數據顯示,這張覆蓋全國的智慧機床網已經擁有聯網機床約1.1萬台,它們通過網絡,與智慧雲科上海總部進行著頻繁的數據交換,目前總服務機時已經超過300萬小時。
某種角度來看,機床和手機有幾分類似。早期的手機只是單純的通訊工具,直到蘋果和谷歌分別推出iOS和安卓系統,才全面開啟了智慧手機時代。同樣,在智慧雲科推出全球首款機床智慧作業系統“i5OS”和機床雲“iSESOL”之前,機床就像老式手機,功能單一,系統封閉,難以聯網。但如今,搭載了智慧雲科系統的機床每秒可以遠程提交1000項運行數據,並根據網絡指令完成加工動作。
智慧雲科目前是國家首批工業互聯網示範單位,它夢想讓足夠多的機床聯網,打造出“智慧機床網絡生態”。這是一個擁有四個層次的産業體系:在單臺機床實現智慧化、網絡化的基礎上,進而可實現智慧車間或智慧工廠;當智慧工廠足夠密集,某個地區就可以基於網絡,實現生産力的智慧配置,並最終實現整個製造業的智慧協同。
機床就像共享單車,設計師是騎車人
如果把機床當成和手機一樣的終端,那麼當有足夠多智慧終端聯網,就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行業。
智慧雲科目前已經建立了一個互聯網雲平臺,不斷蒐集、分析每台機床發來的數據,進而可以為這臺機床的健康程度打分,併為其定制維護方案,以減少不必要的宕機停産。
很快,這個平臺還會成為一間網店,讓工廠來銷售他們富餘的機床加工能力(就像商戶在京東、淘寶上開店一樣)。當有足夠多的機時、産能被整合到雲端,就相當於建立了一座線上線下融合的“分佈式工廠”。傢具設計師、首飾設計師可以直接向這間既虛擬又真實的工廠下單,就近租用最合適的機床,使得圖紙變為産品,並交付客戶。
在這種模式下,設計與製造將更獨立、也更協同———創造者將被賦予更多自由,將更少受制于工廠;反過來,由於優秀的工廠可以更開放地與全社會的設計師對接,它的機床也將被更充分地使用———有人説,這種模式下,機床就像是共享單車,設計師就是騎車人,這是一種“工業分享經濟”。
朱志浩説,我國國內現有機床約1000萬台,如果能將這些機床的使用率提高1個百分點,就意味著“憑空”造出10萬台機床;按每台機床價值30萬元計算,就是300億元的生産力。
無論如何,有了智慧作業系統和聯網機床,製造業的想像空間將被完全打開。而對上海來説,作為整個智慧系統與平臺的所在地,上海有可能在更高的層面影響未來的製造業,比如成為製造業的數據中心、製造産能的交易中心和工業品設計行銷中心。
工業互聯網專家、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賀仁龍表示,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是上海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優先戰略選擇,也是全力打響“上海製造”品牌的重要支撐。
終點不斷微調,夢想始終不變
智慧雲科成立至今還未滿三年,目前員工不足800人。它之所以能把製造業引導到互聯網的風口,靠的是紮實的製造業底蘊和市場敏銳度。
智慧雲科主要股東包括瀋陽機床集團、神州數碼和光大金控。其中沈機集團是我國最大的機床製造企業,也是整個故事的源頭———2005年,為解決我國數控機床核心技術被卡脖子的問題,沈機集團下決心自主研發。綜合考慮上海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海納百川的開放氛圍、以及周邊發達的製造業需求,沈機集團于2007年在上海組建研究院。2012年前後,國産數控機床核心控制技術基本研發成功,打破了跨國公司對技術的長期壟斷。
研發的艱辛不必多談,期間,整個團隊不僅在技術上求新,也希望能找準戰略目標。
朱志浩説,機床似乎從來不需要聯網,但他們團隊卻想挑戰一下傳統。一方面是因為新研發的數控系統難免有些小問題,如果能聯網,一旦客戶反映出問題,團隊就可以通過遠程維護快速解決。另一方面,機床缺乏互聯網元素的一大原因在於受歷史牽絆,跨國公司很難下決心推倒既有技術架構;但對我國來説,在一張白紙上反倒有利於實現跨越發展。
如果説智慧機床研發重在硬體,那麼工業互聯網和機床雲,則更偏重生態體系的打造,兩者的目標和價值取向完全不同。為此,2015年9月,智慧雲科在上海創立。為幫助智慧雲科以獨立第三方身份發展,為了讓其他機床願意加入這張網絡,沈機集團放棄了控股地位。之後三年間,一個激動人心的故事徐徐展開。
智慧雲科的未來仍沒有定型。它可能會很“輕”,比如借鑒互聯網“免費午餐”模式快速發展用戶,然後擇機通過增值業務盈利;但它也很可能變“重”,智慧雲科正在長三角、珠三角等製造業重鎮,選擇某些垂直領域建設智慧製造樣板工廠。
有人認為,當聯網機床突破10萬台時,智慧雲科的發展會迎來一個拐點,這或許會在明後年實現。即便如此,智慧雲科可能還會再“燒”上好幾年的錢,這將考驗其融資能力。
目前要判斷這家新興企業會取得怎樣的成功為時尚早。但無論如何,它代表了“上海製造”骨子裏一種創新衝動,也為我國製造業的彎道超車提供了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