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音樂向世界展現“上海文化”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作曲之一陳鋼為上海音樂創作獻計
“歲月芳華———陳鋼作品專場音樂會”5月6日晚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奏響。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陳鋼去年獲金鐘獎“終身成就音樂藝術家”,這位83歲的作曲家在演出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説:“獲獎後我想用一場音樂會作為對這份榮譽的回應。這些音樂也將道出我對海派文化的理解:海納百川、中西融合、雅俗共賞。”
雅俗共賞,讓更多人理解喜歡“海派風格”
作為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以下簡稱《梁祝》)的作曲之一,陳鋼表示上海相容並蓄的城市文化特色,孕育了這樣一部糅合越劇調子與西方交響樂,並在近60年裏于全世界常演不衰的作品。那麼,當代文藝工作者該如何通過音樂,傳達上海這座城市的精氣神?陳鋼認為,海派文化在音樂創作層面的一大特徵,就是敢於嘗試不同的東西,再用創造性的態度融匯出新,把古今中外的內容結合在一起。眼下襬在創作者面前更大的課題,在於如何做到雅俗共賞,讓不同趣味的受眾都能喜歡和理解。
陳鋼之父陳歌辛曾在上海創作了風靡世界的流行歌曲《玫瑰玫瑰我愛你》,以及現代派歌曲《春花秋月何時了》。“一部音樂作品寫得特別高雅,讓某些人聽不懂是不難的,而做得俗就更方便了。但是,要讓不同年齡、身份、文化水準的人都能接受卻沒那麼容易。父親寫的很多歌曲做到了,《梁祝》也做到了。”海派文化哺育下的文藝作品所傳達的情感,非常精緻、精細與精到,這或許也是《梁祝》打動無數人的秘訣之一。
幾十年來,陳鋼一直在探索如何寫出“海納百川、中西融合、雅俗共賞”的音樂。比如在《梁祝》中,作曲家將民族元素和交響樂敘事方法進行有機結合。“在‘抗婚’段落裏,管弦樂隊中的打擊樂器不足以表達‘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感情力度,非得用板鼓才能擊打進聽眾的心裏。”之後,陳鋼又寫下小提琴協奏曲《王昭君》,通過琵琶描繪冰天雪地中的昭君,既思念故土又很熱愛新家園的糾結心情。
兼收並蓄,從傳統戲曲中獲得創作靈感
除《梁祝》《王昭君》《苗嶺的早晨》《金色的爐臺》《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幹》等小提琴協奏曲或獨奏曲,陳鋼還曾譜寫中國第一首豎琴獨奏曲《漁舟唱晚》、第一首雙簧管協奏曲《囊瑪》,以及交響詩、大合唱等作品。近年來,他創作的腳步依然沒有停止,比如“戲曲風三重奏”系列———如崑曲風三重奏《驚夢》、越劇風三重奏《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等,就把戲曲和鋼琴、小提琴結合在了一起。
如何做到兼收並蓄,尤其是繼續向博大精深的戲曲獲取創作靈感,不僅是陳鋼不曾中斷的努力,也寄寓著他對年輕作曲家的厚望。“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化用了同名越劇的曲調,而越劇的發展也與上海的歷史文脈緊緊相連。”崑曲、京劇等劇種能唱響全國乃至走向世界,同樣離不開上海這個大舞臺。目前陳鋼創作的觸角已伸向崑曲、越劇和評彈等戲曲,在未來他還計劃譜寫以淮劇為靈感的音樂。“我希望能動員更多音樂家寫出從戲曲汲取養分的作品。”
這些年來,陳鋼還致力於弘揚海派文化。他先後整理出版了《上海老歌名典》《上海留聲》《摩登上海》等專輯、唱片;由他創辦的“克勒門文化沙龍”,定期向大眾以專題形式介紹海派文化。陳鋼説:“繼續聚焦上海歷史,探尋上海文脈,以音樂這門藝術語言把上海文化展現給全世界,這是我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音樂家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