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上海科創”品牌將亮相首屆品博會

2018-05-08 09:45:43|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在上海超導實驗室內,技術人員正在進行鍍膜工藝的檢測。本報記者袁婧攝

  編者按

  5月10日至12日,首屆“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將在上海舉行,其間將舉辦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和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據悉,一批“上海科創”品牌産品將集體亮相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其中有展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的上海張江“地標品牌”,有上海處於引領地位的突破性技術“研發品牌”,有上海具有先導優勢並具備完整産業鏈的技術“創新品牌”,也有一批蓬勃發展的獨角獸“小企業品牌”……

  當前,上海正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全力打響“四大品牌”。記者日前走訪上海超導、依圖科技、威馬汽車三家新興“上海科創”品牌企業,挖掘它們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吸引高層次人才、打造自主知識産權、培育新興消費市場等方面的探索實踐。記者發現,這批“獨角獸”公司和“上海科創”品牌企業,創辦伊始就奔著成為所在領域“世界冠軍”目標而去。在這一個個“冠軍夢”的背後,正是“上海科創”企業敢為先行者、勇當排頭兵的自信和實力。

  上海超導:有望拿下全球三成市場份額

  上海超導,一家年輕的“上海科創”品牌企業。雖然成立僅七年,但它已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實現二代高溫超導帶材全部裝備自主設計並製造的企業,也是行業內極少數能同時在産業鏈上中下游提供優質超導産品的公司。

  超導材料有什麼用?為什麼全世界都在培育超導産業?上海超導材料事業部總經理朱敏佳説:“如果將東海上3.2萬台風力發電設備換成超導電磁儲能,那麼它們能取代世界上所有發電設備。”

  2007年,上海交通大學組建團隊,經過三年多自主攻關研製出國內第一根百米級高溫超導帶材。如何將這一實驗室成果轉化為産品?上海交大教師洪智勇等以上述科研成果為基礎創辦企業,上海超導就此誕生。

  每年,上海超導能穩定生産300千米這種材料,別看這只是一片一指寬、卡片厚度的材料,製作工藝卻十分複雜。朱敏佳介紹,這片材料由六種材料複合而成,在核心的超導層外還有穩定層、帽子層、種子層等,可根據應用場景選擇紫銅、黃銅、不銹鋼封裝加強。經第三方認證,用這種方法製作的材料性能比目前國際上最好的同類産品還要高出25%左右。

  作為能夠實現“零電阻”的新材料,超導材料將培育一批新産業蓬勃發展。超導電纜是大容量電力輸送的最佳技術方案之一,超導電纜的傳輸效率高達80%,是普通電纜的2-3倍。利用這一特性,那些早已受密布電纜網絡所困的區域只要將原有的電纜換成超導電纜,其供電能力就將即刻升級。據透露,國內有多個超導電纜項目已立項或正在預研,預計未來幾年將陸續並網輸電。

  科幻小説《三體》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當冬眠者在未來醒來,發現這個時代所有電器後的“尾巴”———電線都不見了,原來是遠程無線充電技術早已進入千家萬戶。上海超導的展示臺上,一輛汽車模型正在“享受”超導線圈的遠程無線充電,朱敏佳表示,在相同傳輸距離下,傳輸效率比常規無線充電提高3-4倍。

  重離子癌症治療儀能夠精確破壞腫瘤細胞,不過此設備也有體積龐大、運轉不便的“煩惱”,用上超導磁體後,儀器體積可以變小了。

  東北某市一條超導低空列車旅遊專線正在規劃中,列車在空氣中行駛,時速可達600千米/小時,後續加真空管道後,時速再翻一倍。

  電機、電纜、磁懸浮列車、醫用加速器、大型科學工程等都將因為使用超導材料而發生改變。趙躍表示,到2020年,預計超導帶材市場規模將達600億元,在未來5-10年有望發展成顛覆性的萬億規模的産業。目前,上海超導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80%,並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未來有望佔據全球30%的市場份額。

  威馬汽車:以“喬布斯思路”做電動智慧汽車

  這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實現了全車交互智慧化體驗的汽車———當手機上裝有威馬App的車主走近自己的座駕時,車標會首先亮起來和你打招呼,車窗會顯示剩餘電量和可行駛公里數,車門會自動解鎖;坐進車內後,裝飾燈會亮起來表示它被激活了,車載電子螢幕上有各種你經常去的地址,還有各種你下載的軟體……

  今年下半年,如果你在大街上突然看到標誌為長短不一的五條豎線的汽車多了起來,千萬不要驚訝,這是我國第一款量産的互聯網汽車投放市場了。

  和傳統一板一眼的車標不同的是,威馬汽車的這五根豎條其實是五根LED燈管,可隨意變換顏色,甚至跟隨音律跳動。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巨大的手機。每個人的手機從外表看都差不多,打開後它們就截然不同,就是因為不同人裝有不同的軟體。”威馬汽車聯合創始人、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説,“我們的汽車也是,不同人打開後完全是不同的體驗,有人是英語角,有人是卡拉OK廳,有人只是一台安靜的代步工具。”事實上,威馬汽車的研發理念就是為所有硬體裝上一個“大腦”———車窗可以化身為投影螢幕、座椅可以根據不同ID(身份)自動調整。“如果喬布斯還在,他做完蘋果手機後一定會做蘋果汽車。”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説。

  在中外汽車品牌大戰中,中國製造的汽車由於種種原因,一直處於追趕的階段,但是沈暉認為,在電動智慧汽車上,中外處於同一起跑線,換道超車的機會來了。2015年,他創立了威馬汽車集團,出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威馬是德語Weltmeister的音譯,這個詞在德文中是世界冠軍的意思。”

  然而在電動智慧汽車的賽道上,威馬汽車如何與特斯拉競爭?陸斌説:“特斯拉瞄準的是高端用戶群,我們則致力於打造國民品牌。”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上,威馬汽車公佈了旗下首款SUV量産車EX5的售價———17.98萬元的起步價,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後11.23萬元的價格,讓競爭者都吃了一驚。

  在智慧電動汽車發展的風口上,威馬汽車每一步都走得很穩:2016年,他們的製造基地落戶溫州,零部件配套工廠和自動駕駛試驗區先行開工,全部達産後,將擁有年生産20萬台新能源智慧汽車的生産能力;去年,首款量産車型在新疆吐魯番完成熱區測試,迄今全部累積測試里程已達200萬公里;今年3月,首批威馬旗下EX5量産車在溫州工廠正式試裝下線,將於下半年大批量交付用戶。

  儘管還未透露更多車輛細節,但這樣趣味十足的設計一經提出就吸引了許多目光,據悉,威馬汽車已經收到的訂單數超過五位數,其中“80後”“90後”消費者佔70%以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