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還記得鳳凰牌自行車嗎?國際自行車展今開幕,看上海老品牌如何“鳳凰涅槃”
5月6日上午,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登陸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從5月6日到9日,來自全球7500個自行車品牌將在這裡同臺亮相,展現自行車行業最前沿的科技水準與産品。
6 大展館,18 萬平方米展廳,20%觀眾來自境外,本次中國展的規模和參展人數都是史無前例的。在經歷了去年“共享單車”熱潮以後,本屆自行車展返璞歸真,回歸“品牌”主題。人們發現,7500個展台中除了有平時難得一見的國內新興自主品牌和國外企業以外,還有上海本土的老字號,它們展示的不僅是産品,還是鳳凰涅槃的品牌故事。
斥鉅資革新,“老鳳凰”騰飛
上海自行車行業的“老大哥”鳳凰自行車的展臺與往年的風格不一樣了——一幢青磚紅瓦的石庫門矗立在展廳中間,入口處立著牌坊,上書“鳳凰裏”三個字。在裝飾成上海老弄堂的展台中,那些復古中又帶著創新工藝的自行車,讓來來往往的人群紛紛駐足觀看。“這樣的變化歸功於集團去年‘斥鉅資’成立的研發中心和品牌中心。”鳳凰集團副總裁季小兵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上世紀50年代起,國家大力發展自行車産業,永久、鳳凰、飛鴿、五羊等一系列品牌奠定了中國自行車民族産業的基礎,在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30年間,自行車成為百姓出行不可或缺的工具。“鳳凰從一開始進入百姓生活就是以代步工具的形象出現的,但在交通工具發達的今天,自行車的功能下降,如果仍然作為代步工具,是落後於時代的。”為此,鳳凰自行車開始了艱難的轉型道路,從代步屬性轉向了“運動、健康、休閒、都市慢行”等新語匯。
去年,鳳凰與OFO合作推出共享“小黃車”,進軍共享單車領域;在地鐵站等城市節點推出智慧充電樁,參與城市共享生活的規範和管理;在線上推出APP“鳳凰智行”,加入新零售的大軍……“一個品牌,歷史沉澱越深,品牌記憶越深,它要創新就越難,轉型所付出的代價就越大。”季小兵坦言,鳳凰自行車從代步到運動休閒的功能轉變,刺激了這個老品牌從産品、商業模式、渠道到行銷方式的連鎖改變。“這種轉型是360度全方位的,少一度都不行。”
2017年,“老鳳凰”做了一件在行業裏掀起波瀾的事情——公司投入了年利潤的30%成立了全新的品牌中心和研發中心。“對於自行車這樣一個低毛利的行業,這樣的投入屬於鉅額投資。”而在投資以外,鳳凰還通過獵頭公司在全行業“挖人才”,注入兩個中心,並給他們開出了這個行業不可能的工資。“光我自己就面試了100多個人,最終選出的兩個中心的總監級別員工都是行業內精英,年薪50萬,這在過去根本無法想像。”
不計成本的投入、徹頭徹尾的改革,換來的是老鳳凰的新生。一輛鳳凰最經典的“二八大杠”自行車,造型還是原來的造型,但內裏完全不一樣。“採用新材料鈦合金,比老款車輕2公斤。安裝鋰電助力裝置,平時不會主動放電,但在人騎行過程中可以將動力轉化為電力,産生騎行的助動力。”鳳凰研發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城市理念車”風靡歐洲,適應了城市人休閒騎行的生活節奏。
隨著上海黃浦江濱江貫通工程,目前鳳凰正積極同旅遊局合作,把“城市理念車”投入到濱江騎行道,完成從代步工具到城市慢行工具的轉身。“如果説有什麼東西不變的,那就是老品牌的匠心。鳳凰一直是國家自行車行業標準的制定單位之一,因此追求高標準也是鳳凰的傳統。”車展開幕第一天,鳳凰展臺周圍一直人氣不減,季小兵説,企業展示的不僅是産品,還是老鳳凰重新騰飛的夢想。
共享浪潮後,製造品牌回歸
中國是世界自行車製造大國和消費大國,資料顯示,2017 年,全國自行車産量達到 8830 萬輛,出口量達到 5640.4 萬輛,而這得益於過去一年,自行車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共享單車”浪潮,一夕之間,大街小巷都穿梭著自行車的身影,驀然間,現代人仿佛又回到了暌違已久的“自行車時代”,各類新型自行車開始進入人們視線。
展會上最引人矚目的,是連續舉辦七年的“CHINA CYCLE 創新獎”展示。大輪徑提供更低的胎壓,有助於上坡抓地力的提升,美利達(中國)研發的中大型輪徑車可以在佈滿石塊或樹枝的越野路段之中快速越過障礙。以專屬幾何設計增加過彎流暢,並在前叉增加側向剛性以提升舒適度和操控性,捷安特中國研發中心生産的Langma公路車專門為女性騎行者設計。通過撥動軸驅動曲柄做伸縮運動,從而實現曲柄的自動伸縮。50%的力量放大就是50%的省力,鳳凰的伸縮式曲柄省力自行車通過放大50%騎行力量,使騎行變得更輕鬆……
“每年創新獎評選出的産品,展現了中國自行車行業在産品設計、製造工藝、應用材料等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研發轉化力,它們也代表了中國自行車製造行業的品牌。”本屆展會策展人、上海創意産業中心理事長何增強表示,自行車行業因“共享”而打開了全新局面,但諸多傳統製造企業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千篇一律的外在形態與不斷下跌的製作成本經不起長時間的審視與考量。“隨著共享單車浪潮的退去,自行車製造行業應回歸産品本身,打造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