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非遺舞蹈喚醒青年對傳統的記憶

2018-05-09 08:58:52|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首屆中國非遺舞蹈展演引發思考 喚醒青年人對中國傳統舞蹈的記憶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由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表演的《一抹紅》,根據苗族反排木鼓舞進行開掘創作而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浙江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帶來的《跳魁星》。均本報記者葉辰亮攝

  隨著城市化、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任務日益繁重。據統計,在過去20年間,許多傳統舞蹈正在飛速消亡。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進行舞蹈普查時,調查統計出的兩千余種傳統舞蹈項目,如今已經消失了853個,短短20年間消失的舞蹈佔當時統計總量的近37%。傳統舞蹈如何保護和傳承,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表現祭神祈福儀式的南豐跳儺;展現漢民族北方男性雄渾魅力和剛健意志的“鼓子秧歌”;在鑼鼓聲中盡顯安徽蚌埠人文精神的“花鼓燈”;普及于黃土高坡的傳統民間娛樂性舞蹈“橫山老腰鼓”……“上海之春”參演項目“民族瑰寶·舞之傳承”首屆中國非遺舞蹈展演5月5日晚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上演,18個具有較高藝術、文化價值及表演水準的展演節目輪流登場,集中展示了我國傳統舞蹈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獨特風貌和保護成果。

  專家指出,目前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傳統舞蹈類項目共有131項,佔總數的9.5%。然而,過去20年間,許多傳統舞蹈正在飛速消亡。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進行舞蹈普查時,調查統計出的兩千余種傳統舞蹈項目,如今已經消失了853個,短短20年間消失的舞蹈佔當時統計總量的近37%,河北、山西等中原地區三分之二的舞蹈項目已經消失。傳統舞蹈如何保護和傳承,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舞蹈類非遺的搶救性工作迫在眉睫

  在我國,有許多像是花鼓燈、秧歌、孔雀舞這類傳統舞蹈已經囊括在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體系中,也較為出名,但還有更多曝光率較低、鮮為人知的舞種正在迅速走向衰亡。

  中央民大舞院教授樸永光認為,保護對象也應有重點以及非重點之別。那些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形式獨特、影響較大的舞蹈形態應首先成為重點保護對象。所謂的影響大,指的是在該民族中流傳時間長、播布空間廣、活動頻率高。很多民族的舞蹈形態由於與該民族的文化生活、宗教信仰息息相關,所以,長時期以來在該民族中廣泛流傳,深受喜愛,這樣的舞蹈在該民族中影響巨大,如彝族的“打歌”、藏族的“鍋莊”、維吾爾族的“賽乃姆”等。此外,還有的舞蹈種類在不同民族中都在流傳,如“龍舞”“蘆笙舞”“木鼓舞”“宴席舞”等。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長江東認為,應提高上述舞種的社會曝光率以引起關注,樹立更好的保護意識。

  傳承人保護,是如何保護與傳承中國傳統舞蹈的主體,也是保證“非遺”延綿的要物。據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廖燕飛介紹,對傳承人的保護歷來是非遺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命名代表性傳承人的方式,民間舞蹈藝人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後,日漸受到社會的關注和尊重,使當地民眾能自覺地珍視本民族的舞蹈文化,從而有利於傳統舞蹈的保護和傳承。自古以來,舞蹈文化的傳承主要是通過“身授”的方式。如果沒有接受舞蹈“身授”的人,舞蹈文化無法傳承。所以有無繼承人關係到傳統舞蹈存亡的問題,既要保護好“非遺”的代表性傳承人,也要保護好“非遺”的繼承人。據廖燕飛透露,從2016年開始,我國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給予的傳習補助力度進一步加大,經費標準由每人每年1萬元提高至2萬元。此次再度提高補助標準勢必對鼓勵和支持非遺傳承人進行傳承活動,提高傳承人積極性、引導全社會關心、重視傳承人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對舞蹈人員採取搶救性記錄,建立檔案工作以外,加大對舞蹈年輕人的培養力度也勢在必行。使更多的年輕人脫穎而出,培養他們對中國傳統舞蹈的記憶,同樣有利於傳承舞蹈類非遺。近年來,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各類型的傳統舞蹈傳習所孕育而生,並在培養傳承人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雲南省為例,該省建立的瑞麗傣族孔雀舞傳習所、楚雄彝族左腳舞傳習所等都積極開展了形式各樣的舞蹈傳習活動。

  “最好的傳承,是活態保護”

  在“民族瑰寶·舞之傳承”首屆中國非遺舞蹈展演的18個節目中,表演單位分成了兩大來源:專業藝術院校佔了比較多的比例,還有一些屬於群文系統(如,群眾文化館、鎮、縣等演出隊),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説,純粹的非遺隊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而非職業演員、藝術院校的學生或是群眾文化館的演出隊等。缺乏地地道道的原生形態表演,到底還是不是舞蹈類非遺的原貌成為了與會專家熱烈討論的重點。

  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非遺不是一種表演,而是産生於廣大田間地頭、基層土壤的生活方式,實際上涉及到社群、部族乃至村莊獨特的信仰,其核心內涵旨在文化,包含了哲學,宗教觀念,乃至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非遺的表演假設離開了原來的生存環境,即使把農民請來劇場,它也變了味道,演出的地點、時間和節氣、環節、心態等等,都會成為影響的因素。但是雖然農民們沒有到場來進行表演,這場首屆中國非遺舞蹈展演最大的意義在於,我們把藝術家采風後學習到的東西展現在上海的都市裏,傳播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傳播了對舞蹈類非遺的重視,而且代表了文藝界對舞蹈類非遺的全新思考。”馮雙白説,“原生態舞蹈,才是(舞蹈的)生命之源。”

  “非遺晚會讓我們重新回憶起如何保護舞蹈類非遺,我想最好的傳承就是一種活態的保護。”北京舞蹈學院院長郭磊認為,未來的非遺展演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分上下半場,或者分兩場。一部分就是純粹地道的農民原生態演出,另一個部分就是由專業人員對其進行舞臺化———挖掘、整理、提升後的呈現。”

  舞蹈類非遺也能贏得更多年輕觀眾、開拓更大市場

  此次展演上,最熱烈的掌聲屬於漢族海陽大秧歌《我和爺爺踩高蹺》,作品以漢族傳統民間秧歌“踩高蹺”的舞蹈技藝和秧歌的動作元素為創作素材,大膽地糅于學齡前幼兒舞蹈動作中,以一群小娃娃和爺爺學踩高蹺、鬧秧歌的童趣形象展現了傳統舞蹈的魅力和當代孩子的活力。

  浙江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帶來的《跳魁星》也得到了不少專家的好評,作品在傳統的“魁星點鬥”基礎上進行了濃縮提煉,既呈現了濃郁的民俗特色,又帶來更豐富的藝術享受;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的反排苗族木鼓舞《一抹紅》和北京舞蹈學院帶來的南豐跳儺《開山》也收穫眾多點讚。

  馮雙白認為,這些節目之所以能夠獲得全場觀眾的喜歡,是因為它們達到了一種精緻與美。從專業藝術工作者的角度來説,還是要創造出非遺基礎上的,風格比較純粹,但是很美的藝術精品。“關鍵是不能讓孩子們看到劇場裏的舞蹈儘是現代舞,畢竟傳統舞蹈也是我們十分寶貴的精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