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陸海空無人系統示範區臨港開建

2018-05-09 09:00:20|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浦東臨港為人工智能産業營造“頂配級”發展環境 全國首個陸海空無人系統示範區開建

  你能想像到的“未來”已然來臨!5月8日,上海臨港地區啟動陸、海、空無人系統示範區一期建設,臨港管委會發佈《臨港地區陸、海、空無人系統綜合示範區規劃》,明確要把臨港地區打造成為國內首個無人系統測試場景全覆蓋地區,為人工智能企業提供“頂配級”配套發展環境。

  無人機、無人船、無人車,測試場景已備好

  記者了解到,示範區一期將建設總長4.7公里的無人駕駛封閉測試道路、封閉測試場和部分開放道路測試區,面積約1平方公里的滴水湖無人船測試試驗場區,以及直徑6公里、高200米的兩塊低空通航飛行空域,後續還將根據發展需求進一步擴大測試區域面積。

  “臨港地區陸、海、空無人系統綜合示範區具備良好的基礎建設條件。”臨港管委會經貿辦副主任李甲表示,這將是全國第一個陸、海、空無人系統要素齊備的示範區。

  針對無人車、無人船、無人機,一系列配套措施已經準備好了。李甲透露,在無人駕駛及智慧網聯汽車示範區,臨港將建設開放環境下的無人駕駛試驗區,即包含各種真實交通要素的實際駕駛道路,這也是無人駕駛汽車推向市場前最為關鍵的測試。

  在水域,滴水湖提供了最佳無人船測試場,每年上海海洋節期間都會舉辦國家級無人船比賽,滴水湖將帆船運動區域和無人船測試區域做出劃分,將更加方便無人船企業開展測試。

  在空域,臨港地區已獲批兩個200米高度飛行空域和起降點,為無人機測試飛行打開了大門,也為臨港通航企業試飛交付提供了有利條件。李甲透露,今年年底前,將在臨港科技城園區空域構建“可視可管可控”、以多旋翼無人機為主的低空無人機示範區。

  到2020年,建成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標杆區

  5月8日同時發佈的《臨港地區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方案》提出,力爭到2020年將臨港打造成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標杆區域,成為長三角區域産業協作一體化發展的“新龍頭”。

  “臨港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形成十個以上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典型産品,培育20家人工智能産品核心製造企業,打造十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示範區。”臨港管委會産業發展首席規劃師顧長石告訴記者,陸、海、空無人系統示範區將是臨港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的“先頭部隊”,將進一步促進無人系統技術發展,加快臨港人工智能産業高地建設,全面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和産業發展能級。

  20家智慧網聯汽車、無人船、無人機企業昨天獲得臨港陸、海、空無人系統示範區首批准入許可,包括地平線、商湯科技、華為X Labs、南風精密、遨拓裝備、奧科賽等。

  事實上,依託智慧製造産業基礎,臨港早在三年前就將人工智能作為主導産業進行培育,充分發揮政策優勢,吸引了科大訊飛、寒武紀、商湯科技等一批知名人工智能企業快速集聚。李甲透露,臨港管委會正在與百度等一批無人駕駛領域巨頭進行溝通,未來或將進一步集聚人工智能企業。

  作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主體承載區,臨港在人工智能産業發展和無人系統示範區建設等方面先試先行,正不斷通過制度創新來打造“頂配級”發展環境,將臨港建設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高端人才、高成長性企業和高附加值産業的重要集聚地,以及上海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