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産業發展 擦亮“上海製造”新名片

2018-05-18 09:01:26|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工業互聯網平臺

  日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正式發佈《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在産業數字化指數中上海位列第一。報告同時顯示,上海全面推進面向未來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的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水準顯著提升,信息惠民便民效果日益顯現。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産業高端發展,不斷健全網絡安全保障體系。

  近年來,上海推進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通過全力推動上海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加快和深化工業互聯網創新步伐,積極培育新模式新業態,打造新型製造體系,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上海産業整體競爭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智慧製造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支柱

  工業互聯網生態日漸形成

  隨著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創新産業生産模式和組織方式,産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活力和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2016年以來,上海立足産業和信息化基礎,圍繞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在工作佈局和産業創新等方面率先啟動、率先探索、率先帶動,全力推動“上海製造”向“質造”和“智造”轉型升級。2017年,上海工業增加值增長6.8%,工業總産值、工業利潤指標創七年新高,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規模超萬億。

  2017年,以市政府名義相繼發佈了《上海市加快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和《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應用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明確了上海推進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和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放眼上海,工業互聯網生態日漸形成,企業的雲計算、移動互聯網應用率達到50%以上,涌現出上海儀電、華誼化工等30多個行業性工業互聯網平臺,振華重工、上海理想正致力於打造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在上海,處於信息化集成提升和創新突破階段的企業佔50%,高出全國近30個百分點;重點行業雲計算覆蓋率超過50%;多數國有企業採取“混合雲”方式加快業務轉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上海智慧網聯汽車首次上路

  智慧製造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支柱

  智慧製造是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核心支柱,對形成“上海製造”發展新動能,推動向産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工業機器人能實現按指令的自動化製造,但上海新松生産的智慧協作機器人能隨時讀懂協作工人的操作意圖,並按照最優路線設計自己協作工序,在精密、異形、小型零部件的裝配應用上,效能更高。又例如傳統的數字化設計實現的是工業設計模擬倣真,但上汽通用應用基於AR/VR的數字化雙胞胎技術,能夠實現虛擬倣真和現實生産的高效融合,可大規模反復開展物理測試驗證和調優,顯著提高項目整體品質和精確度。

  2017年上海智慧製造系統集成産值達387.45億元,同比增長33.1%;上海工業自動化儀錶研究院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入選工信部第一批智慧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目錄。

  上海市經信委裝備産業處副處長陳可樂表示,面向未來的智慧製造,一定是有價值創造的附加屬性的,而不是簡單的人工替代。它將觸發柔性化、定制化、分佈式的生産方式變革,最關鍵的是以智慧製造生産智慧産品、提供智慧服務,實現價值鏈的雙向傳導,形成跨界融合、密不可分的製造網、服務網、價值網。

  按照全力打響“上海製造”品牌的決策部署,上海將繼續發揮在國內智慧製造領域“價值鏈處於相對高端、産業鏈較為完整、‘創新鏈’協同較強、‘資源鏈’相對集聚”的綜合優勢,加強智慧製造關鍵技術裝備的自主化突破和智慧製造生態體系培育建設”等,全面推動智慧製造産業鏈升級。

  智慧網聯汽車率先起步 發展迅速

  汽車産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2017年,上海汽車工業總産值6774億元,同比增長19.1%;新能源汽車實現推廣上牌6.1萬輛,累計推廣達到16.6萬輛,繼續保持為全球最大的推廣應用城市;上海新能源汽車製造業産值首次突破200億元,達到232.38億元,同比增長42.6%。上海智慧網聯汽車率先起步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2017年,上海制訂出臺了《上海市智慧網聯汽車産業創新工程實施方案》和《上海市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加快佈局智慧網聯汽車産業鏈。上汽集團推出了互聯網作業系統汽車榮威RX5,上海蔚來汽車研發的高性能7座純電動智慧互聯SUVES8發佈上市。

  今年2月22日,上海率先發佈了《上海市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目前劃定了第一階段智慧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5.6公里,同時于3月1日及5月11日分別向上汽集團、蔚來汽車以及寶馬中國發放了兩批共5張測試牌照。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智慧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進展平穩,近期,無人駕駛開放道路將從5.6公里擴大到12公里。同時,上海也正在研發全國首套新型道路標誌標線系統,包括開放道路指示牌、虛擬限速牌等,並將在測試區內試點。

  上海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隨著5G技術與應用逐步推廣,技術與行業融合將隨之加速,新業態、新模式將不斷涌現。因此,更要做好垂直行業對5G技術需求的跟蹤研究,加強與企業和個人用戶的對接,及時發現新的增長點。近期來看,車聯網、工業控制、虛擬現實、物聯網等將是5G重點支持的領域,要重點開展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示範,發揮5G對行業發展的信息化支撐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