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最美公交風景線”吸引週末兜風客
浦西濱江1路在車站迎客 /巴士集團供圖
■線路優化後日均客流成倍增加,年內還將有新車型投入運營
■一條新浦西濱江觀光線正在規劃,可從南浦大橋通至北外灘
一路處處有風景的首條沿江公交線路——浦西濱江1路開通至今已近4個月,期間還經歷過一次延伸運營。這條線路行走于徐匯濱江公共空間,以南浦大橋為原點,抵達長華路華涇路,被稱為“最美公交風景線”,目前的客流量已經是運營初期的數倍之多。
呈現藝術人文休閒特色
濱江1路沿黃浦、徐匯濱江向徐浦大橋輻射,先後途經彼岸藝術空間、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世博會博物館、龍美術館、西岸藝術中心等眾多文化藝術場館,具有藝術人文休閒線路的特色。`上週六,上午10點多,雖説天公不作美,天空陰沉,但在濱江1路靠近南浦大橋的終點站內,乘客已將車廂坐滿。車身涂彩的快充式純電動客車整潔美觀。迎接乘客進入的車廂地板極低,一腳即可踏入。“我們先期採用一級踏步的10米電動公交車,未來還將投入新車型,可運用智慧輔助駕駛,加強車聯網技術應用,支持智慧調度,能對超速、駕駛員違操等情況自動發出預警提醒。這一車型目前正在研製,預計今年四季度可投入線路運營。”車隊副隊長謝鼎透露説。
據乘務員介紹,眼下工作日每天客流量為700人次左右,雙休日天氣好的時候,每天客流量能超過2000人次。
“下一站龍華東路蒙自路站,可換乘軌道交通13號線”、“前方是苗江路望達路站,可以參觀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需要下車的乘客請注意”,每到沿途有軌交站點和藝術場館,乘務員總會及時熱情地播報站名進行提醒,還不時回答乘客有關周邊景點的問詢。
乘客中以中老年人和小孩居多,不少家長帶孩子到徐匯濱江遊玩,一路歡聲笑語。“色調明亮溫馨,有多媒體信息屏,還有軟化的座椅,車窗看上去明顯比其他車輛大,看窗外風景特別舒服。”乘客劉先生對車廂設施很感興趣。
徐匯濱江大道是最美區域
“在苗江路望達路站有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根據乘務員的指點,乘客一下車就能看到沿線景點之一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而在苗江路龍華東路站,對面就是中國船舶館。展館由舊廠房重新優化設計和改造而來。百年前,我國近代第一家民族工業企業——“江南製造局”就誕生在這裡,是中國近代船舶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目前附近還有上海兒童藝術劇場,是中國最大的專業兒童藝術劇場。
在龍華東路蒙自路站,下車後步行6分鐘,就能來到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乘務員告知,徐匯濱江大道是這條公交線途經的最美區域,從龍騰大道瑞寧路站下車,一路徜徉,一路美景。下車步行5分鐘左右就能看到一個巨大的親水準臺,與沿岸步道參差交錯,延綿達數公里之長,期間有濱江滑板公園、徐匯濱江規劃展示中心、龍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等。在龍騰大道龍耀路站下車步行僅三分鐘即能到達西岸藝術中心。
記者注意到,濱江一路雲錦路豐谷路站,與軌交11號線雲錦路站緊鄰,互相換乘很方便。
為使浦西濱江1路線網得到優化,該線上月起已經延伸至長華路華涇路,營運車輛增至15輛,極大地方便華涇地區眾多新村小區居民的出行,人們可以換乘到軌交4、13號線,不僅有益於緩解徐匯區南部區域道路擁堵壓力,還方便就讀于華育、位育等學校的學生出行。昨天,巴士公交透露説,自線路延伸以來,日均客流已達到2000余人次,為延伸前日均客流的5倍。
“濱江1路延伸後,我們可以乘車到徐匯濱江沿線兜兜,再遠可以乘到南浦大橋一路逛到外灘。”華涇四村居民孫老伯退休在家後經常和老伴外出走走,他高興地説。
在魯班路瞿溪路上班的鄭小姐表示,原來出門起碼要換乘兩次公交車,早出門多花時間不説,有時擠不上公交車還只能幹著急,現在家門口有一條公交線路直達單位,一路還可以欣賞沿江的美景,賞心悅目,真不錯!
駕駛員金強師傅説,濱江1路沒有延伸前,雙休日出遊的客流較多,延伸後吸引不少上班客流,部分上班族會放棄私家車而選乘公交來避開部分道路的擁堵。
市民李先生建議:“濱江1路延伸的確方便很多,會提高沿線小區居民公交出行的比重,不過還希望公交營運企業能將頭班車的營運時間適當提前一些,能方便更多的上班族和上學的學子們,讓更多的人選乘公交,減緩道路擁堵壓力。”
越江濱江線尚在研究中
根據計劃,久事集團下屬巴士公交將以“宜出行、可感知、高效率、優品質”為總體服務目標,進一步優化調整濱江區域周邊公交線網,規劃建設新的貫通浦西濱江的特色公交線路,還計劃開闢連接兩岸濱江空間的越江線路,著力構建便捷、綠色、智慧、舒適的浦西濱江地面公交網絡。
目前濱江1路開行于徐匯濱江公共空間,還有一條新的浦西濱江新線正在規劃中,走向比濱江1路還要進一步拓展,規劃從南浦大橋往浦西北部黃浦江濱江開行,可通至北外灘,將填補黃浦濱江北段貫通後的公交空白點。不僅如此,新的越江濱江線路也在研究中,可連通黃浦江東西兩岸濱江公共空間。
未來,公交部門將結合北外灘濱江新建成的秦皇島路樞紐,全面完善東片區往濱江方向的公交線網,實施楊浦區、虹口區主要居住區與濱江線網之間的銜接,滿足多地區居民的濱江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