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靜安區與愛丁堡市議會文化委員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推文化藝術繁榮發展 從戲劇出發,改變對城市的想像
“除了每年為愛丁堡創收1.3億英鎊,給蘇格蘭地區帶來2.8億英鎊的經濟效益之外,更關鍵的是,如果沒有藝術節,我們已難想像今天愛丁堡的樣子。”愛丁堡市議會文化委員會主席唐納德·威爾遜昨日現身2018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國際論壇“戲劇與城市:亞洲演藝之都的未來之路”,這樣表述城市與藝術節的關係。
“所有那些擁有世界戲劇之都美譽的城市,都是真正具有自己文化品格和名字的城市。從戲劇出發,改變對城市的想像,或許會成為一種文化實踐的新樣式。”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楊揚也認為,今天的上海在戲劇産業的培植和生産機制上,正面臨新的轉型和機遇。
戲劇與城市的關係密不可分。隨著上海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的步伐不斷加快,上海以戲劇為代表的演藝業整體發展態勢良好。數據顯示,五年以來,上海各類演出主體數量已由2012年的780家發展為2017年底的1398家,其中,專業劇場和演藝空間近150家,文藝表演團體210家,演出經紀機構1042家。上海劇場每年舉辦各類演出超過18000場,觀眾超過1100萬人次。劇場設施增加、市場主體豐富、娛樂消費旺盛,演藝業強勁發展,為上海城市更加高遠的發展目標奠定了基礎。有專家指出,上海要在文化“碼頭”建設上更下功夫,要在文化“源頭”建設上鞏固地位。而建設亞洲演藝之都,既有源頭屬性,也有碼頭屬性。其中,開掘“源頭”活水,需要創新打造一批具有新時代特徵的優秀演藝作品;提升“碼頭”噸位,需要不斷做強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等“上海主場”演藝交流平臺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增強首發、首演、首映、首展的標識度。上海要建設亞洲演藝之都,聚焦劇場建設更是重中之重,環人民廣場演藝活力區等8個演藝集聚區建設,上海大歌劇院、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虹橋百老匯劇場等一批新劇場建設,令人無比期待。
昨天,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與愛丁堡市議會文化委員會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未來雙方將以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愛丁堡國際藝穗節為交流平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文化、創新、節慶組織等領域,共同推動文化藝術繁榮發展。來自愛丁堡地區的製作人、劇院管理者等十幾位國內外專家學者聚集一堂,暢所欲言,為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建言獻策。來自愛丁堡藝術節的代表建議:“舉辦藝術節,讓城市的街巷角落充滿戲劇,並不是純經濟的、市場行銷的行為,更是彰顯城市包容性的舉措,必將給城市注入無限活力與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