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舉辦檔案和地方誌文化宣傳系列活動

2018-05-28 09:48:37|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尋訪上海品牌中的“徐匯製造” 徐匯今舉辦檔案和地方誌文化宣傳系列活動

  以定向賽形式用腳步去尋找原大中華橡膠廠、原泰康食品廠、原中國鐘廠等8個徐匯區的工業遺存,尋訪上海品牌中的“徐匯製造”;用眼睛去看看改革開放40年的家庭檔案;用耳朵去聽一聽關於檔案如何融入城市發展血脈的話題……25日,徐匯區以一次尋訪、一場展覽、一次對話、一部電影、一個基地為內容舉行檔案和地方誌文化宣傳系列活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

圖説:尋訪“上海品牌”中的徐匯製造主題定向活動今天舉行。袁瑋攝

  25日中午,“從夢想起航的地方再出發——尋訪上海品牌中的徐匯製造”城市發展印跡定向活動首先舉行。徐匯區檔案和地方誌幹部、上師大檔案係學生、家庭建檔戶共約150人,分4路分別探尋徐家匯公園(原大中華橡膠廠)、泰康大樓(原泰康食品廠)、景福苑(原上海景福針織廠)、尚街(原鼎新印染廠)、帝景苑(原固本肥皂廠、上海無線電四廠)、金鍾大廈(原中國鐘廠)、上海皮鞋廠、上海冠生園食品廠這8處隱匿在徐匯城區版圖中涉及“衣食住行”的工業遺存,重拾“上海製造”的輝煌記憶。

  在定向活動的終點中國中學內,“家庭檔案見證改革開放40年”實物展同時開幕。展覽依託徐匯“家庭檔案”品牌工作和康健街道“康樂工程”10多年積澱,以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為切入點,展出11戶家庭檔案建檔戶珍藏的反映改革開放40年發展歷程的檔案。展品中有一位八旬老人繆省梁從1953年參加第一屆人大代表選舉至今的15張“選民證”,薄薄的小紙片見證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進程,記錄了新中國選舉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完善的歷程,這15張不同地區的選民證也從側面記錄了上海區劃的變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6

圖説:八旬老人繆省梁從1953年參加第一屆人大代表選舉至今的15張“選民證”。袁瑋攝

  展覽中還有選自萬枚見證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歷程的獎牌等藏品,有傳承勤儉節約家風的前後六七十年的家庭賬簿,有殘疾人家庭自強不息、熱心公益、回饋社會的影像,有描繪出一幅中華大地旅遊風情圖的旅遊門票,有記錄孩子茁壯成長、勤奮刻苦學習的成長檔案……一戶一展櫃、一戶一故事,不僅都是百姓家庭中發生的難以忘懷的故事,還有留存的歷史記錄與文化傳承的珍貴載體,折射出社會變遷。展覽將在中國中學展出逾一週。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7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8

圖説:“家庭檔案見證改革開放40年”實物展以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為切入點。袁瑋攝

  下午,主會場活動“存志向匯夢想再出發”微論談在中國中學舉行,現場首映由中國中學學生拍攝的微電影《志·匯夢想》,電影從一位一家三代在徐匯土生土長的中國中學學生視角,通過挖掘抗日戰爭、改革開放等歷史背景,展現復興夢,強國夢和未來之夢。微論壇內容是暢談市民和學生眼中的檔案和地方誌,探討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站在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新起點,如何讓檔案和地方誌工作進一步參與和融入城市發展的血脈等話題。

  首個徐匯區地方誌普及教育基地也在今天揭牌,今後區檔案局(館)、區方志辦將與中國中學深化合作,在開放自身教育基地、實踐基地資源基礎上,將更多反映徐匯歷史文脈和發展情況的地情書籍送入學校圖書室,讓更多學生能近距離讀志用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