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近70年 滬又一老建築開放引關注

2018-05-30 09:55:29|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今日焦點 | 封閉近70年 又一老建築上周開放引關注

  上週五,近70年未曾向公眾開放的原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地塊揭開了“神秘面紗”;此前,“查公館”、陳望道故居經過細緻修繕後,也受到市民和遊客的熱捧……這些只是近期一系列重新修繕並開放的老建築的縮影。通過發掘這些老建築的底蘊,讓我們看到了上海獨特的氣質,並感受到城市的溫度。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修繕一新的原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劉歆 攝

       建築 | 應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原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地塊由3處歷史建築、11棟貫穿新中國成長史的工業改造建築和4幢風格鮮明的當代建築共同組成。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座建築就是原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此次修繕並重新開放,其核心就是不能讓歷史建築成為封存在玻璃罩中的展示品,而更要成為我們當代生活的一部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説:總會西南的游泳池。劉歆 攝

       1917年,美國僑民在杜美路(今東湖路)50號成立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隨著僑民的日漸增多,又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南側土地,開始籌建新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1924年,新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在大西路南建成。總會由東側的主樓、西南的游泳池和西北的健身房組成,三部分相連構成一體,建築南側為開闊的球場。此後20年,這裡成為僑民度假和娛樂的天堂。

      “我們對原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建築進行保護修繕和環境整治,修繕建築結構劣化,消除結構安全隱患,通過歷史考證和價值評估,恢復建築歷史風貌和裝飾特色,並結合當代功能需求增加必要的設備設施,提升建築使用性能和條件,傳承歷史,延續文脈。”上海建築裝飾(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楊嘉球説。

       楊嘉球介紹,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外墻採用黃沙水泥壓毛飾面,這是西班牙式建築一種典型做法,現在大多數的修復方式,都是以黃色塗料裝飾,這樣做簡單易操作,但與歷史建築真實性原則差異較大,“我們這次工程通過多次材料試樣、比對,請來老師傅,恢復了這種傳統的黃沙水泥拉毛飾面做法。”

       許多來到這裡的人不經意一抬頭,就會被一個“羅密歐陽臺”所吸引——這就是在東側建築二層的半圓形挑出陽臺,其豎向鑄鐵欄杆弧形裝飾。一層中心為弧形門頭,採用螺旋柱支撐,入口兩側為方形窗。“我們在修繕過程中,特別復原了外窗遮陽窗板。”

      “我們在1945年之前的歷史照片中發現,南北立面外窗兩側有木質鐵件裝飾的遮陽板,這是西班牙和地中海地區建築特色,因此予以復原。”楊嘉球説。

       歷史 | 蘊藏在一磚一瓦之中

       修繕完成的老建築吸引市民和遊客的,除了建築本身,更有建築蘊藏的人文歷史。

     “陳望道故居詳細建造年代已不可考,但根據其西班牙式的風格特徵,建造年代應于1937年之前,為復旦大學歷史最悠久的歷史建築之一。”上海市建築學會歷史建築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沈曉明説,“我們從2017年6月開始進行陳望道故居文物修繕工程設計工作,2018年5月基本完成設計和施工配合工作。修繕後的陳望道故居作為共産黨宣言陳列館受到極大關注,並成為上海市乃至全國重要的黨史教育基地和復旦核心的精神和文化地標。”

       修復陳望道故居的過程,也是沈曉明對於陳望道先生再認識的過程,“我們通過對文物建築的歷史調查、現狀查勘和陳望道先生家屬和學生的口述調查,睹物思人,真正感受到了陳望道先生崇高的革命精神、愛國精神和科學精神。”

       修繕設計初期,就是關於陳望道先生在故居中生活、工作和接待情況的大量調研。“對照歷史照片,我們梳理清楚了建築各空間原有的歷史功能和交通流線。甄別故居內的傢具雜物,我們將陳望道先生使用過的茶几、桌椅和家中擺設精心地保護下來,為日後科學地還原歷史原貌打下基礎。”沈曉明介紹。

       沈曉明特別提到,此次還修繕了建築原本失效的防潮層,磚木結構文物建築最常見的建築病害得以根治,“同時,我們還非常隱蔽地在建築中植入了新的機電設施和管線,讓這幢文物建築能滿足今後開放、展陳和宣教的使用功能。”

       修繕後初步完成展陳工作的陳望道故居,充分展現了第一代中國共産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愛國報國的忠貞抱負,“我們希望通過一片片墻色斑斕的墻,一扇扇微開的門,一戶戶透光的窗,一把把泛銹的把手,一行行手痕斑斑的欄板,一步步足跡凹陷的踏步,一盞盞微光輕灑的燈,讓參觀者能夠想像出當年陳望道先生在這裡踱步、沉思、奮筆的一個個場景。這就是陳望道故居文物建築歷史的溫度,也是我們從事文物建築修繕設計核心的價值。寄情于這幢實實在在的文物建築,我們更懷念他。”沈曉明説。

       文化 | 讓城市有氣質有溫度

       沈曉明也是洛克外灘源歷史建築群保護修繕設計的總建築師,“這個項目從2003年的研究開始,歷經多年設計的艱辛,2010年朝向外灘的歷史建築多數修繕完畢,向世人開放,今天,這裡已經成為了市民徜徉休閒的有故事而溫馨的去處。歷史的建築、自然的環境、時尚的生活,這就是我們最重要的設計理念。”

       在上海建築裝飾(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蕾看來,城市更新絕對不是給老建築“塗脂抹粉”,而在於恢復其以往的活力,“歷史建築不是只能作為封存起來的藝術品,而是要讓市民真正走進去,近距離的接觸才能讓建築變得可以閱讀,讓他活化成為我們當代生活的一部分,讓我們這些傳統修復工藝的傳承更具有意義。”

      “最近老建築的改造,隨著幾個新項目的對外開放而又成為如火如荼的話題,比起修舊如舊地還原建築風貌,如今我們更關心的是如何讓老建築擁有新的生命力,突出‘老建築、老廠房、新産業、新生命’的格局。”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博士生、“弄設計”創始人汪昶行表示,“現在的老建築改造後更多的是複合型的功能,而這也將反映到建築改造的手段之上。所以,新型産業背景下的老建築改造還是應以産業內容優先為導向。比起改成什麼樣,我們更關心的是改成什麼用。”

       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認為,老建築被重新“激活”,很重要的一個意義就在於能夠把城市的記憶重新帶回到人們的視野中,“城市中經典老建築的文化底蘊,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在建築的空間中,歷史與現代在這裡交融,能夠讓更多的人享受和‘觸摸’到歷史的溫度、城市的溫度。”

       金江波認為,對於上海這個城市來説,需要有更多的名人故居、優秀歷史建築等回到我們的公共空間,同時他也建議有關部門能夠多多關注工業遺存,“城市工業遺存的更新與轉型,對於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創園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將推動上海按照綠色發展理念,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態産業體系。”

      “城市,歸根到底還是要讓人們居住的,今天我們重新修繕並利用老建築,尋找的就是一種人與人溝通的空間,並以此承載人們精神上的一種溝通。”金江波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