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京城吹起江南風,上海歌劇院現代舞劇《早春二月》在北大演出
現代舞劇《早春二月》29日晚在北大百週年紀念講堂上演。繼音樂劇《國之當歌》以紅色文化亮相北大“上海歌劇院演出周”之後,江南文化也俘獲北方觀眾的芳心。這部去年誕生於上海歌劇院的作品由北京當代芭蕾舞團團長王媛媛編舞,所以這也是該舞劇首次回到北京的家。
圖説:《早春二月》劇照 官方圖
江南風韻征服北方觀眾
舞劇《早春二月》源於柔石的同名小説,講述了知識分子蕭澗秋在尋找出路時的苦悶和尋求真理不得而又不甘茍且偷生。昨晚的演出延續了首演時的最強陣容,陳鵬、楊晶晶、蘇楠楠分別飾演蕭澗秋、陶嵐、文嫂。
拱門、殘垣、枯枝、飛雪……“斷舍離”風格的舞臺布景勾勒出江南早春的冷寂悽清。全劇戲劇衝突並不明顯,充滿張力的舞蹈刻畫出3個性格鮮明的主角:優柔寡斷的蕭澗秋、熱情奔放的陶嵐、備受壓抑的文嫂。
而劇場中瀰漫的江南風韻醉倒了北京觀眾。新北京人李振博專程來劇場找尋記憶中的江南,因為他曾在上海讀大學。“舞蹈展現了人性,還有我再熟悉不過的江南味道。我很懷念在上海的生活。”東北漢子説著説著還蹦出了幾句上海話。
現場還有不少電影《早春二月》的中老年粉絲,北京市民靳女士便是其中之一。令她大呼過癮的是,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的現場伴奏與合唱團歌者的獻聲。臺上和樂池裏的一切都契合她心目中精緻典雅的江南文化,“看似波瀾不驚,卻令人回味。”
圖説:《早春二月》劇照 官方圖
《早春二月》回到另一個家
讚譽離不開精雕細琢。就在前一天深夜11時,王媛媛仍在劇場內給舞者“摳戲”。“做廣播操呢”,“重心放低,不要讓我看見你們的頭”……沒有寒暄,站在舞臺前的王媛媛毫不客氣地向群舞提出一連串要求。此外,3名主演連續3天都要去王媛媛的北京當代芭蕾舞團練舞,每次至少5個小時。上海歌劇院副院長吳潔表示,“王媛媛一直都很忙,只要她有空,我就要求舞者見縫插針地去磨戲。”
“好像回到了排練階段,王導一直很嚴厲,但是再打磨很有必要。”陶嵐飾演者楊晶晶這一年在不斷地設計角色,“王導能幫我更客觀地詮釋角色,而‘開小灶’解決了一些新問題。”
在王媛媛看來,一部原創舞劇至少要5年雕琢才能趨於成熟,而舞者得不斷追求更高目標。
這場演出屬於“魅力中國行——原創及經典作品全國巡演”。吳潔指出,即使在巡演路上,團隊仍可以邊演邊學,邊思考邊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