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扶持跑贏創新轉化“最後一公里”

2018-06-06 09:41:05|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這些年來,醫療創新技術成果轉化的推廣、應用,已得到長足進展,但仍有不足。當前,集結醫學科研人員聰明才智、應運而生的産品創新日漸增多,其中不少獲得國家二、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許可證,然而在推廣應用上,很多産品仍受限不少。一些産品僅能在科研人員所在醫療機構應用,無法拓展至更廣範圍,論及推廣成效並不樂觀。分析原因,臨床醫生忙於日常醫療科研,對市場開拓等並不在行、亦無暇顧及;政府對科研人員、研發企業之間的銜接,扶持仍存留白。

  上述現象,導致臨床很多創新“金點子”落地生根效果打了折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療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基於此,我認為:醫學創新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亟待補全,避免出現創新路上“虎頭蛇尾”的現象。

  眾所週知,醫療機構是創新高地,原始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産品創新,以中山醫院為例,內鏡中心ESD、POEM術等,堪稱技術創新;可降解支架、肝癌檢測試劑盒等,則是産品創新。醫學科研人員申請專利的意識,較前兩年顯著增強。上海一直是我國醫學創新的前沿陣地。醫療服務行業集結上海技術品牌、上海服務品牌、上海智造品牌。初步估算,每天來到上海就診的國內外患者有40萬至50萬人次之多,陪診家屬則可高達200萬至300萬人次。跑贏醫學創新的“最後一公里”,才能提升醫學創新能力,讓上海品牌綻放光彩、服務好全國百姓。

  我們需強調,創新要講成效。醫學技術成果的轉化,需要“立體式扶持”。立體式包括前端與後端,所謂“前端”,也即專利保護,所謂“後端”,也即推廣應用,全過程扶持,以此確保醫學創新成果轉化“開花結果”,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搖籃”裏。

  我建議,上海醫學創新轉化,需要制度流程的合理設計,這其中涵蓋品質把控、樹立品牌、應用轉讓等多方面,只有做強技術品牌,才能更好地提升服務水準。另外,政府部門還需完善成果轉化後續跟蹤體系,轉變思維甘當“店小二”,發揮鼓勵激勵作用,針對創新科研産品做好價格評審、醫保收費等一攬子配套工作,以此普及技術創新。

  創新發展,時不我待。放眼到更寬闊的創新視角,無論幹細胞、腦計劃,還是人工智能……都是全球醫學創新的尖端熱點,許多醫療科研人員對相關項目有極大積極性,也有發明創造的智慧想法。將精妙的“金點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産品,上海不妨學習國家模式,建立起轉化扶持的綠色通道,進一步加大對重點醫學創新的項目投入;同時對應上海市新出臺的“人才30條”,強化重視醫學創新人才,鼓勵孵化更多醫學科研産品,提升上海醫療技術品牌競爭力,最終為更多患者帶來福祉。(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 樊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