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幅作品剪出城市天際線 剪出核心價值觀

2018-06-08 09:16:44|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2009年,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傳統剪紙的主題在與當下生活緊密相連之中煥發出生命力, “楓林杯”江浙滬2018剪紙藝術大賽以國富民強中國夢為主題,展現改革開放以來,三地人民在創新發展、城市建設、文化教育和家園生活等方面的全面進步。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美好生活系列,趙子平作品 官方圖

   江浙滬三省選送剪紙藝術作品共90幅,評審出金、銀及銅獎各10幅。作品交流巡迴展于6月6日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開幕。獲得金獎的是李守白的大型作品《海上天際線》,奚小琴作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朱瑞芳作品《廉潔治家》等等獲得銀獎。《海上天際線》不僅僅運用了傳統的剪紙手法,更多地運用了紙刻等手法,加之丙烯等等多材質的運用,使上海的近現代建築面貌躍然紙上。

   從工藝表現手法看,李守白的海派剪紙很有特點,得益於早年既學剪紙,又習繪畫,融合了兩種藝術形式,形成了自己的剪紙表現風格。他在交流中表達了自己對海派剪紙的觀點,“海派剪紙猶如是奶酪,吸收各地區剪紙工藝的營養,提煉出自己的作品,原生態的剪紙到了上海是一定要提煉的,在上海融合比原生態更適應市場,也更符合海派文化海納百川的特點”。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説:廉潔治家,朱瑞芳作品 官方圖

   用剪紙這種古老傳統的手法來表現現代生活,他説:“我覺得傳統的東西其實就是現代的。經過多年的流傳、改良,民族或區域文化始終是跟著時代的,如果不是這樣就永遠停留在原生態。原生態的固然是可喜的資源,但要與當下的進行融合。原生態的東西堆在一起等人來欣賞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定要在傳統中有所提取那些有傳播力的,才能讓剪紙有生命力。民間中很多文化都是暗喻,剪紙也繼承這種暗喻手法,所以中國剪紙的形是內斂、含蓄的。”同時他也提到,“真正傳統就是古代傳承下來的紋樣,不能丟。雲紋、鋸齒紋等等這樣的傳統紋樣如果丟棄了就不是剪紙藝術,剪紙特有的語言需要保留。”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圖説:美麗杭州,劉蓮花作品 官方圖

   上海市徐匯區楓林街道連年舉辦“楓林杯”江浙滬剪紙藝術大賽,逐漸形成了剪紙文化更加多元化、立體化、大師引領的鮮明特色亮點。楓林街道辦事處主任任琦青介紹:“聯合國認定的剪紙非遺就落地在楓林街道剪紙館,之前做過反法西斯剪紙大賽,去年有城市文明主題的剪紙藝術展在此舉行。這裡的剪紙反映了城市發展的新貌。”2018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秉承著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傳承中華傳統工藝精神,以精美絕倫的剪紙藝術作品為時代獻禮,楓林街道將全面加強剪紙項目的內涵提升,真正將剪紙藝術打造成為楓林社區獨有的、彰顯上海城市精神,靚麗的文化名片。

   據悉,本次上海站展出將自2018年6月6日至2018年7月1日于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一樓展廳,下兩輪的展覽將在江蘇和浙江擇時舉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