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關鍵詞串起陸家嘴論壇十年曆程

2018-06-14 09:49:45|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6月14日至15日,黃浦江畔迎來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今年的主題為“邁入新時代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從2008年開始,由上海市政府和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共同主辦的陸家嘴論壇已成功舉辦九屆,每一年都雲集了來自全球的金融高管、專家學者,他們聚焦熱點話題,無論是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出謀劃策,還是關注新格局下的全球金融體系,又或是探討金融助力實體經濟增長等,上演一場又一場精彩的“頭腦風暴”。如今,陸家嘴論壇已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性高端對話平臺。

  通過梳理歷屆論壇的熱門議題及嘉賓論點,我們總結出五大關鍵詞,串聯起陸家嘴論壇的十年時光。

  關鍵詞一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

  陸家嘴論壇這十年來繞不開的一個關鍵詞就是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每一年與會嘉賓都會就此展開熱烈探討,貢獻各自真知灼見。

  早在2008年,主題為“世界格局中的中國金融”的首屆陸家嘴論壇,縱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之道成了現場最熱的一大話題。那一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明顯進展,基本確立了作為國內金融中心的地位,為建成國際金融中心打下良好基礎,金融市場體系日益完善,金融機構逐步集聚,金融改革創新不斷加快,金融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不過,相對於成熟的全球金融中心,上海也確實存在一定差距,例如,金融市場規模能級不夠,金融國際化程度偏低,金融機構競爭力不強,金融人才嚴重不足,金融發展生態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等等。在現場,專家學者分別就 “深化上海金融市場建設”“提升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間的融合度”“將上海建設成為資産管理中心”“上海的商務成本問題”等話題積極建言。

  值得關注的是,十年之後,今天開幕的第十屆陸家嘴論壇的主題定為 “邁入新時代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時代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了新要求,緊緊瞄準到2020年 “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目標,上海如何抓住國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歷史性機遇,把金融中心建設向縱深推進?聚焦這一議題,與會嘉賓一定會有非常精彩的探討。

  關鍵詞二

  問診金融危機

  由美國次貸問題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在2008年突襲全球,而從2009年的第二屆陸家嘴論壇開始,“問診金融危機”就成了與會嘉賓非常關注的話題之一。

  第二屆陸家嘴論壇以 “全球化時代的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為主題,探討如何正確吸取這次金融危機的教訓,夯實金融發展的基礎,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持續有力的金融支持。不少專家指出,通過這次金融危機,金融業應該認識到,要在承擔風險、控制風險方面達到更好的平衡點。

  “浦江夜話”是第二屆陸家嘴論壇設立的全新環節。與全體大會、主題演講、專題會議的嚴謹權威不同,“浦江夜話”借助黃浦江兩岸璀璨夜景,為與會嘉賓暢所欲言提供了一個較為適宜的交流環境。在寬鬆的氛圍中,“後危機時代的另類投資”“全球經濟危機中黃金和大宗商品市場的發展”等與危機相關的話題吸引了眾多參與者。

  一年之後,第三屆陸家嘴論壇把主題定為 “危機之後的經濟結構調整與金融變革”。由於金融危機讓大家看到了全球市場互聯互通,存在著“蝴蝶效應”問題,因此,與會學者紛紛呼籲,要加強全球金融合作以及金融監管改革,防範系統性風險。

  關鍵詞三

  金融與實體經濟

  2011年的陸家嘴論壇聚焦 “新時期的金融體系及其宏觀管理”,而2012年則關注“金融治理改革與實體經濟發展”。事實上,後危機時代,如何讓金融回歸本源是備受全球關注的話題。

  在2012年的陸家嘴論壇上,與會嘉賓紛紛探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大家達成的共識是,金融的發展不能脫離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本質要求。加快金融治理改革,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品質和水準,已成為保持經濟金融穩定健康發展的迫切要求。

  關鍵詞四

  開放新格局

  金融改革開放是陸家嘴論壇始終高度關注的議題,而2013年和2015年的論壇都把主題聚焦“開放”二字。

  在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加快推進、中國金融改革開放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2013年陸家嘴論壇主題定為 “金融改革開放新佈局”。與會嘉賓拋出加快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推動上海形成境內外投資者共同參與、功能完善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結合經濟金融改革進展和國內外環境,積極穩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推動在上海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觀點。

  2015年陸家嘴論壇則關注 “新常態下的金融改革與擴大開放”,其中,“加快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金融國際合作與 ‘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開放”三場“開放論壇”非常熱門。自貿區金融改革下一步的具體任務是什麼?“一帶一路”的經濟合作如何推進,在金融層面會遇到哪些問題和障礙?下一步滬港在攜手推進金融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將會推出哪些可能的機制創新?與會學者圍繞金融擴大開放,針對具體領域展開熱烈討論。

  關鍵詞五

  全球視野

  作為一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性高端對話平臺,陸家嘴論壇的全球視野與生俱來。

  以“全球經濟增長的挑戰與金融變革”為主題的第八屆陸家嘴論壇首次邀請英國擔任主賓國,並設中英專場,議題為“開啟中英金融合作的黃金時代”。這一專場還透露出“倫敦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正積極開展‘滬倫通’合作事項”的信息。

  2017年陸家嘴論壇的主題為 “全球視野下的金融改革與穩健發展”,這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向縱深推進的一年。國際經濟金融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經濟指標呈現改善趨勢,但仍存在諸多挑戰:金融風險有所集聚,去産能壓力續存,去杠桿任務繁重。與會專家紛紛指出,惟有金融監管進一步完善,方能適應金融體系的新變化。持續推進金融改革,既是金融體系自身穩健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應對中國經濟轉型和國際環境變化的關鍵環節。國際金融危機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要防範金融危機,首先要保證金融機構的“健康”,對高杠桿、低資本、不良貸款等現象均不能寬容,而越是不開放、競爭不充分的市場,往往越會縱容這些低標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