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無人駕駛測試場地一期規劃4.7公里

2018-06-22 08:42:11|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L4級無人駕駛卡車落戶臨港臨港 無人駕駛測試場地一期規劃4.7公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森無人卡車車隊4月起實現全工況的連續無介入運轉。(圖森供圖)

  今年5月,上海臨港發佈《加快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行動方案》。方案提出著力支持人工智能産業發展,包括促進智慧網聯汽車産業創新發展。記者近日獲悉臨港無人駕駛測試場地規劃:一期由臨港科技城園區現有道路4.7公里形成封閉測試道路,包括高速公路功能區1.2公里、城市道路功能區2.6公里以上、樹蔭及遮擋環境功能區0.3公里和隧道功能區0.55公里;二期根據發展情況開闢5-10公里封閉道路;後期開放一期園區道路形成開放道路測試區,與二期封閉道路、核心封閉測試場組成無人駕駛綜合測試基地。

  記者還獲悉,無人駕駛頭部企業圖森未來(簡稱“圖森”)已於今年5月落戶臨港,預計年內可在臨港開展道路測試。圖森是一家基於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進行自動駕駛卡車技術研發的科技企業。其自主研發L4級別(SAE標準)自動駕駛技術,能夠實現貨運卡車在高速公路貨運和港內集裝箱碼頭運輸及其相似場景下的全無人駕駛。

  聚焦卡車的L4級自動駕駛

  一輛全長6.8米、挂載兩個標準集裝箱後總重9噸的卡車在人工智能的精確控制下朝你緩緩駛來,你會有一種震撼的感覺。

  專注于貨運細分市場的無人駕駛技術,這是圖森異於其他技術服務商的地方。貨運路線主要是封閉的高速公路和港區內部道路,場景相對簡單,有利於技術的快速落地應用。

  單就高速公路貨運而言,在美國的市場規模達到2700億美元,在中國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如再算上港區內貨運——據不完全統計,港內集卡貨運在中國的市場規模已達70億元——那麼整個貨運市場規模更加可觀。

  港區內的貨運作業意味著大量重復勞動、頻繁加班,對年輕司機吸引力差。而之前行業內普遍使用的以AGV技術 (自動導引運輸車)為主的貨運方案,需要鋪設導引磁釘,技術造價高昂,且老舊港口的改造難度很大。圖森自主研發L4級別(SAE標準)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成本相對較低,目前已在國內與一汽、陜汽合作,目標在2020年實現全面商業化。

  無人卡車車隊已投入試運營

  2018年4月起,圖森無人駕駛卡車車隊在河北曹妃甸港區試運營,實現了全工況、單班次的連續無介入運轉。目前,該車隊由6輛無人駕駛卡車組成,預計在今年年底將增加到25輛左右。

  大量路試和基於數據的深度學習是圖森得以在該領域領跑的原因之一。

  圖森L4級自動駕駛卡車累計已完成近3萬小時真實環境路測和7100萬公里的倣真環境測試。2016年,圖森在全球知名的自動駕駛演算法評測數據集KITTI和Cityscapes上獲得十項世界第一。

  目前,圖森已與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業園區、上海國際汽車城、上海臨港産業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研發、測試與商業化運營。其近期的計劃是,促成一項在上海兩個港口之間一段封閉式高速公路上運輸貨物的試運行項目。

  英偉達投資的首家中國企業

  圖森卡車背後集聚了一批全球頂尖人工智能資源,目前已完成三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了圖形計算晶片巨頭英偉達。自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的學者吳恩達發現GPU非常適合進行深度神經網絡訓練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超過1500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使用英偉達的産品,其中還有不少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事實上,圖森是英偉達投資的第一家中國企業。在深度學習上,後者使用了英偉達推出的各種計算卡,比如1080/1080Ti、Titan V。

  從創始團隊看,公司CTO侯曉迪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擁有超過十年以上計算機視覺領域研究經驗。公司COO郝佳男曾是新加坡淡馬錫國家實驗室研究員,擁有11年並行和分佈式運算研究經驗,他在2007年設計的圓周率並行計算系統打破了圓周率計算世界紀錄。公司自動駕駛研發總監吳楠曾領導日本豐田多個自動駕駛項目,包括實現基於普銳斯混動車型的L4級自動駕駛方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