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卓別林:卓眼世界”全球首次大型回顧展登陸上海

2018-06-26 09:01:24|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僅僅把他當成喜劇表演“鬼才”,未免太小看他了“查理·卓別林:卓眼世界”全球首次大型回顧展登陸上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卓別林扮作流浪漢形象(共同電影公司時期),約1916年。(館方供圖)

  “卓別林”代表的僅僅是一類經典喜劇形象、一個大眾娛樂符號?這未免太小看他了!卓別林其實是一位全方位的電影人,不放過參與電影製作的每一個環節,就連電影配樂都親力親為,甚至經常左右一邊支起一部攝像機同時攝製影片……

  近日登陸上海余德耀美術館的“查理·卓別林:卓眼世界”全球首次大型回顧展,掀開卓別林印象化的面紗,展開角色以外他的豐厚人生、多元維度。展覽歷時兩年多策劃,集結展出珍藏在洛桑愛麗舍博物館、蒙特勒檔案館等地超過400件作品——包括古董照片、現代印刷品、原版海報及明信片、專輯唱片、戲院節目單和劇本原稿等,此外還有30多部電影節選、紀錄片、家庭影像、主題剪輯片段等視頻集錦。作品依時序排版,內容幾近跨越150年,從1874年至今。借由這些豐富的文獻資料,人們或將重新認識卓別林,卓別林留下的藝術遺産也或將得到重估。

  完美喜劇的背後是嚴謹與艱辛

  人們熟知的是,卓別林堪稱喜劇表演的“鬼才”,此次展覽讓人們看到的他,更是一個全方位的電影人。工作室是卓別林喜劇影像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一個能與角色進行真正互動並用以勾勒其來歷背景和心靈圖景的樂園。在卓別林長達數十年獨立創作電影的過程中,超越輕鬆、詼諧銀幕形象的,是不為人知的嚴謹、艱辛。

  當其電影中的“流浪漢”形象日臻成熟,卓別林開始拓展自己的電影格局。1923年,卓別林嘗試了一項挑戰——製作第一部他自己沒有出演的劇情長片,這便是《巴黎婦人》。儘管這是很多人眼中的冷門電影,法國導演勒內·克萊爾卻宣稱“《巴黎婦人》對美國劇情電影起到了革命性的影響”。這部影片讓卓別林的地位進一步提升為一名嚴肅的導演,同時也急速幫助卓別林從《尋子遇仙記》(1921年)等中短篇故事過渡至長篇故事——畢竟長篇更為適合思考深刻的主題。此次展覽即展出了不少與這部難得一見的影片相關的花絮照以及電影片段。

  此後,卓別林也不斷以新的電影嘗試衝破原有的面貌。比如1925年描繪美國重要歷史事件的電影《淘金記》中,幽默表現和劇情內容達到史無前例的完美平衡,“流浪漢”的原始需求如食物、住所、親密關係等被提升到一個高度。現身展覽的一系列照片還原了影片拍攝過程中的細節——當時為拍這部影片,卓別林在加利福尼亞找了雪山,模倣阿拉斯加淘金者的通道搭建場景,雪山上的懸崖邊搭了不少小房子。

  文獻資料揭示,卓別林多次在電影拍攝過程中遭遇種種“困境”,比如惡劣的天氣條件、工作室經歷大火、法律訴訟威脅,以及長期困擾他的創作瓶頸。卓別林曾在1972年的一次訪談中提到:“人們可能會説我的作品充滿創造力,但我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天才。因為我很難找到靈感。我覺得對其他人來説一定容易得多。”

  展出的一張照片中,卓別林面對著兩部攝影機進行拍攝,反映出卓別林拍攝電影時的一個習慣——他經常用兩部攝影機同時記錄,一部拍給美國,一部拍給歐洲,因為當時這兩個地區膠捲的制式不一樣。原來,卓別林很早便有這樣的意識,要讓自己的電影更好地傳播出去。

  曾前後為自己的18部電影製作配樂

  人們熟知的是,卓別林用他的表情和動作將默片帶到一個難以跨越的高峰,此次展覽卻以一個名為“無聲之聲”的部分,將人們的關注點牽引至卓別林對於音樂和聲音的實驗。在策展人、愛麗舍博物館館長塔蒂揚娜·弗蘭克看來,若不能意識到配樂在卓別林電影中的重要性,就根本無法完全理解他的作品。他的電影配樂與表演動作互為表裏,和諧優雅地編織著他獨具辨識度的“流浪漢”世界。

  卓別林的父母都是戲院的歌手,在他的生活環境中,自然而然縈繞著音樂。雖然沒有接受過傳統音樂的訓練,卓別林卻自學了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在音樂方面可以説極具天賦。卓別林的音樂創作始於1916年,當時他成立了查理·卓別林音樂出版公司,併發行了自己的樂曲。從1931年的《城市之光》開始,借由不同音樂夥伴的幫助,他前後為自己的18部電影製作配樂。卓別林天賦異稟的音樂表現,以及將聲音與動作完美結合的能力,都體現在他的作曲配樂當中。就像他著名的角色一樣,卓別林的電影音樂也在喜劇、悲劇和技巧之間達到了完美的平衡。

  1936年電影 《摩登時代》中的交響配樂可謂是作曲家卓別林音樂生涯的巔峰。樂曲與表演動作嚴絲合縫、完美同步,巧妙地為電影的主要前提進行鋪墊和輔助。此次展出的一份樂譜,是卓別林為 《摩登時代》所改編的歌曲 《蒂蒂娜》,並配合曲調撰寫新的亂語歌詞——卓別林其實不識譜,需要他人幫助自己記錄曲譜,他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在曲譜上作出筆記和指示。這是 “流浪漢”在大螢幕上第一次開口説話,也是世界各地的影迷首次聽到卓別林的聲音。1942年,卓別林為自己1925年的電影 《淘金記》親自錄製了旁白更添加了配樂曲譜,這個版本電影的海報也出現在展覽中。一併展出的,還有很多照片,比如其中一張是1940年8月卓別林、編曲家梅瑞狄斯·威爾遜與樂隊為電影 《大獨裁者》配樂錄音進行排練時的留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