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基本停留在政府部門裏的信息和平臺型企業內部的商務信息,不再是“各自為政”,通過上海市商務誠信公共服務平臺與市場信用子平臺的對接,實現了公共與市場信用信息的交互共享,並在這一基礎上,讓誠信的企業享受政策支持傾斜等一系列利好。在28日舉行的2018年度上海商務誠信建設推進會上,上海再度“加碼”商務誠信建設,還成立了市級商務信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積極推進商務誠信的標準化建設。
打破信用信息“碎片化”“孤島化”,將原本基本停留在政府部門的信息和平臺型企業擁有的商務信息連通,為誠信的企業創造“信用紅利”。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介紹,上海市商務誠信公共服務平臺運行一年多來,累計吸收建成市場信用子平臺29家,覆蓋上海近15萬家企業,涉及網上零售、大宗商品、在線旅遊、物流、家居流通、汽車服務、家政服務等14個領域,累計新增市場信用信息54萬條,根據市場信用信息推送公共信用信息超過90萬條。
信用“信息孤島”要打破,信用評價的標準也要“整齊劃一”。近年來,上海圍繞著商務誠信公共服務平臺制定了70多項標準,基本形成覆蓋通用層、專用層和基礎層的信用標準體系架構,其中,形成國家標準草案1項,已立項地方標準7項,涉及城市商圈、物流、酒類專賣、展示工程、單用途預付卡等領域。
據介紹,隨著市級商務信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成立,未來將從點、線、面三個維度推動先進團體標準、行業適用性標準和基礎通用性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並配合“上海購物”品牌打造,在誠信指數、服務品質指數等行業新區域性領域加強標準化手段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