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最早工人新村之一彭浦新村舉行建村60週年主題論壇

2018-07-03 08:47:15|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從上海北郊的一片田野,到滬上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靜安區彭浦新村已經走過了60年的發展歷程,濃縮了時代變遷。7月2日下午,彭浦新村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辦“砥礪前行六十載 引領彭浦新跨越”主題論壇,紀念彭浦新村建村60週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説:“砥礪前行六十載 引領彭浦新跨越”主題論壇今舉行。陳麗 攝

      論壇回顧彭浦新村建村60年來的社區發展,聚焦新村的未來規劃,以彭浦新村的前世今生、未來發展作為主線,相互貫穿。論壇由東方衛視首席主播、新聞評論員駱新主持,首先播放了《美麗新家園 幸福彭浦人》彭浦新村建村60週年宣傳片,展現了彭浦新村“新靜安北亮點”的美麗宜居風貌,以及彭浦新村居民生活幸福、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隨後,彭浦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任偉致辭。

       論壇邀請了4位嘉賓分別發言,他們是復旦大學資深教授、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專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員葛劍雄,原閘北區檔案局副局長胡偉祖,社鄰家景觀設計師蒲佳,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教授何海兵。

       據介紹,彭浦新村的土地早先是上海北郊的一片田野。上世紀5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到來,一批機電工業大廠落戶走馬塘以南的原彭浦鄉地區,並在此建起了彭浦工業區,曾擁有“中國第一台大型天線座、第一台推土機、第一台氣動電控冷軋機、第一台水管式工業鍋爐”,相對應地,彭浦新村便是創造這些“第一”的工人階級的集中居住地。

       當年從彭浦新村任何一幢樓到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步行只需幾分鐘。電影院、小菜場、學校、幼兒園、社區醫院、公園錯落有致地分佈在新村附近。

       然而歲月變遷,如今的彭浦新村面臨著房屋逐漸老舊、居民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等問題。如何在發展中傳承、發揚工人精神?小區改造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一系列新命題擺在了彭浦新村街道的面前。嘉賓們從城市文化、社區微更新、基層黨建等不同角度切入,對彭浦新村的管理規劃提供了新的思路。

      “曾經,住進工人新村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早期,只有勞模、先進工作者才有可能分到這裡的房子。但住房制度改革之後,一些家庭條件富裕的居民逐步搬離了。”交流環節,主持人和嘉賓紛紛回憶往昔,暢談初識彭浦新村的印象,同時也對彭浦的未來充滿了期許。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共同啟動《彭浦新村街道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發展規劃意向白皮書》。陳麗 攝

      活動現場還發佈了《彭浦新村街道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發展規劃意向白皮書》 ,近日,彭浦新村街道借助社鄰家,完成了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調研項目,通過科學、系統、多維度的調研方法,找尋社區“服務盲區”和“需更新設施的需求”,並結合依託居民出行軌跡研究而形成的“設施圈”理念,對彭浦新村的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的初期(三年)願景進行規劃,回應和引領社區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各種需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