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波羅的海 上海歌劇院將亮相薩雷馬歌劇節

2018-07-05 08:56:43|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7月19-21日,上海歌劇院作為首支亞洲表演藝術團,將應邀亮相波羅的海一年一度最受歡迎的音樂盛會——愛沙尼亞薩雷馬歌劇節。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奉獻西方經典歌劇《卡門》、中國現代寓言歌劇《賭命》和極具海派風格的中國原創舞蹈晚會“海之夢”。愛沙尼亞總統科斯蒂·卡留萊德和總理尤裏·拉塔斯等愛沙尼亞政要及各界精英,也將來到現場觀摩演出。

  愛沙尼亞的薩雷馬島遠在千里之外,走出去的路並不輕鬆。然而,能有機會將中國文化帶出去,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來自東方的兩百餘位藝術家們,感到光榮而自豪,縱使翻山越嶺漂洋過海,也阻擋不了他們唱響波羅地海的決心。

  三請上海歌劇院,光榮

  愛沙尼亞薩雷馬歌劇節成立於1999年,是迄今為止波羅的海地區規模最大、也是最受歡迎的國際性歌劇節,已成功舉辦十屆,每屆都會邀請一至兩家世界知名歌劇院作為主賓方參演歌劇節。歷年來,曾參演薩雷馬歌劇節的主賓方有包括意大利米蘭歌劇院、烏克蘭國家歌劇院、波蘭弗羅茨瓦夫歌劇院、德國克雷費爾德劇院等。而今年,第11屆薩雷馬歌劇節邀請到的主賓方上海歌劇院,將是歌劇節自成立以來第一個來自亞洲的表演藝術團體。

  事實上,上海歌劇院與薩雷馬歌劇節結緣,源於愛沙尼亞的三次誠意邀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往年愛沙尼亞薩雷馬歌劇節盛況(網絡圖)

  第一次發出邀請是在兩年前,愛沙尼亞國有的音樂會策劃公司主席尤裏•萊登那年5月首次來滬,就專程拜訪上海歌劇院,並以薩雷馬歌劇節主辦方的身份正式提出,期望2018年上海歌劇院作為主賓方參演第11屆薩雷馬歌劇節,這將會是薩雷馬歌劇節自成立以來迎來的第一個來自亞洲的表演藝術團體。同年10月,愛沙尼亞文化部副部長帕沃-諾格奈訪問上海期間,再次發出了對上海歌劇院參演薩雷馬歌劇節的邀約。去年6月,愛沙尼亞文化部長因德雷克·薩爾第三次發出誠意邀請,並親自致函中國文化部長雒樹剛,“2018年對於愛沙尼亞共和國來説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這是慶祝建國100週年。若能邀請上海歌劇院在這樣具有紀念意義的年份裏參演我們的歌劇節,我們會感到榮幸之至。我們很樂意通過促成上海歌劇院在愛沙尼亞的演出以增強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紐帶。愛沙尼亞和斯堪的納維亞的人民都非常期待能夠體驗中國的歌劇和文化。 ”

  2018年,不僅是愛沙尼亞共和國宣告獨立100週年,也是中愛兩國政府簽訂《文化、教育和科學合作協定》的第25年,更是中愛兩國實施下一個五年(2018-2022)文化協定執行計劃的第1年,促成這一項目對加強兩國的文化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賭命》劇照(官方圖)

  經過長達近一年的策劃和討論,確立上海歌劇院參演的三台劇節目,以截然不同的形式向西方觀眾展示中國的優秀民族文化、原創舞臺藝術作品、以及對西方經典歌劇高水準的製作演出實力。萊登先生表示,“近年來,我們一直關注上海歌劇院在國際文化交流上令人矚目的成績,我們認為上海歌劇院能夠代表中國的歌劇製作和演出的高水準。”

  據主辦方消息,本次上海歌劇院的三台演出早在去年夏天開票之初便售出一半,目前,票房銷售已基本完成。顯然,歌劇節觀眾們對中國藝術團的期待情真意切。另外,愛沙尼亞總統科斯蒂·卡留萊德和總理尤裏·拉塔斯等愛沙尼亞政要及各界精英,也確定將來到現場觀摩演出。

  三場顯海派風範,精彩

  具體看一下,這三台將唱響波羅的海的三台演出。

  雙方最先敲定的是歌劇《卡門》,那天,萊登在上海大劇院看完之後,他和隨行的人員,在沒有任何異議的情況下,確定了這臺歌劇將作為歌劇節的開幕演出,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卡門》這部經典歌劇在當地的首演。作為每年上演的經典保留劇目,上海歌劇院的這一版《卡門》已先後與多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卡門”同臺合作。此番揚帆出海,上海歌劇院派出了精兵強將,著名歌唱家徐曉英、張峰、韓蓬等,他們將與當今歌劇舞臺上最優秀的“卡門”——來自俄羅斯的阿麗莎·克洛索娃同臺飆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説:歌劇《卡門》劇照(官方圖)

  依照慣例,每屆薩雷馬歌劇節的主舞臺會上演5-6台歌劇,其中以西方經典歌劇為主,每年最多演出一部原創的當代或現代歌劇。而此番,除了《卡門》,上海歌劇院還將為世界帶來一部中國現代寓言歌劇《賭命》,這也是歌劇節上唯一一台原創作品。

  除了《賭命》之外,上海歌劇院舞劇團還首度原創了一台“海之夢”。整臺演出可謂中國音樂與舞蹈的高度融合與精彩呈現:從《剪紙姑娘》、《碧波孔雀》、《讚哈》等中國民族民間舞,到《一戲·一生》、《潯陽遺夢》等中國古典舞,再到音舞劇《霸王別姬》、雙人舞《早春二月》片段等,讓世界看到海派風格和東方韻味,中華民族文化的淵博、以及由中國典故折射出的東方哲學。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説:《海之夢》舞蹈演出圖(官方圖)

  除在主舞臺的這三台演出之外,上海歌劇院的青年歌唱家宋倩、于浩磊還將於7月28日的歌劇節閉幕音樂會上,與匈牙利國家歌劇院和愛沙尼亞本地的藝術家合作演出三首歌劇中的咏嘆調,值得點讚的是,他們將用愛沙尼亞語演唱。

  三路人馬走出去,艱辛

  雖説歌劇節的主辦方熱情高漲,中國的藝術家躊躇滿志,不過前往愛沙尼亞薩雷馬島的旅途並不好走。

  目前,國內尚未開通赴愛直航,轉機抵達愛沙尼亞的航班運營班次和載客量也十分有限。而歌劇節舉辦地薩雷馬島距愛沙尼亞主陸又有一定距離,從首都塔林登島仍需4小時車程及輪渡。因為正好恰逢暑期,機票也緊張,上海歌劇院200多位演職員為了演出順利進行,將從上海、北京、南京三地分批出發,日夜輾轉兼程26小時才能到達。演職人員淩晨入住後,只稍作休息,當天上午開始各部門便要陸續進入排演準備,直到21日演出結束,整個行程幾乎沒有空歇日程,舞美團隊、各組演員只能利用三台演出的輪換翻臺稍作休整。可謂一次考驗體力、毅力和實力的高強度巡演。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説:表演舞臺正在緊張準備中(網絡圖)

  不僅是人員,在三台劇節目的舞美的運輸體量共有2個40尺高櫃集裝箱,目前從中國各大港口到愛沙尼亞主要港口也尚沒有開通直航的船次,考慮到各大中轉港的中轉效率和安全性,最終確定貨物從德國漢堡口岸中轉。5月兩箱貨物已經從上海港起運,目前國際海運一切正常,預計貨物將於7月17日上午送達當地演齣劇場。

  值得一提的是,連續三天同在主舞臺庫雷薩雷城堡歌劇院演出三場完全不同的內容,對舞美團隊的翻臺工作及演員快速切換狀態的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為此,上海歌劇院提前一年便派出技術團隊實地考察,與主辦方深入溝通,並對三台演出的舞美燈光設計方案作出調整,在確保景片裝卸、運輸及翻臺的基礎上,保證舞臺整體藝術呈現的效果。

  克服重重困難,把中國的文化帶到愛沙尼亞,上海歌劇院不僅在臺前展示藝術魅力,在幕後也彰顯了中國文化的實力。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表示,“我們也有信心能夠在這個國際舞臺上一展風采,贏得歐洲觀眾的稱讚,讓上海歌劇院再一次作為海上文化名片享譽世界。讓中愛文化深化交流與多元合作邁上新的臺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