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造動遷投資最大、速度最快、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高多項歷史紀錄 “兩灣一宅”:上海大規模舊改典範
改造前“兩灣人”的居住狀況。
1998年8月,上海第一輪大規模舊區改造“兩灣一宅”動遷拉開帷幕。普陀區開創了一種“政府組織、企業參與、各方面配合”的舊改模式,也創造了上海動遷投資最大、速度最快、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高多項歷史紀錄,為萬餘戶“兩灣人”圓了一個住房夢。短短10個月時間,延續了幾十年的棚戶區在新世紀的黎明前從上海版圖上徹底消逝。
改造後建起的中遠兩灣城商品房。 (均資料照片)
“兩灣一宅”是潭子灣、潘家灣和王家宅的簡稱。這裡曾是上海工人運動的搖籃之一,20世紀90年代成為上海市中心城區面積最大、危棚簡屋最集中、影響最廣泛的棚戶區。49.5公頃區域內,平均每畝土地上有居民31戶。除去147家單位外,這裡的建築密度和人口密度可稱得上全市之最,而且沒有一家醫院,沒有一家浴室,沒有一家像模像樣的商店,更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公交無法到達……
“兩灣一宅”的改造,是數十年來群眾的迫切要求和願望,也始終牽動著歷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心。當時的區委書記談柏元至今記得,普陀區成立了由四套班子和全區21個部、委、辦、局、街道主要領導共同參與的“兩灣一宅”改造開髮指揮部,還方方面面選調精兵強將,成立了穩定疏導、政策諮詢、紀檢監察、治安保衛、新聞宣傳五大協同小組,建委系統的西部、萬千、萬眾、偉龍四大集團公司共抽調600余人投入這場動遷。
1998年8月10日,西部集團300名動遷工作人員在王家宅召開誓師大會,首期動遷就此拉開帷幕。普陀區將整個“兩灣一宅”動遷分成三期進行——第一期動遷王家宅地塊,第二期動遷潭子灣地塊,第三期動遷潘家灣地塊。
十個月後的1999年6月30日,伴隨著幾聲巨響,在瓢潑大雨中,“兩灣一宅”最後的房屋化為瓦礫。當時共動遷居民8762戶,動遷單位147家,拆除居住房屋建築面積37.64萬平方米,拆除非居住房屋建築面積8.45萬平方米,僅動遷就耗資23億元之多。居民除部分實行貨幣安置外,大多數遷往配套齊全的桃浦、江橋等地區新建的住宅小區,改善了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
拆遷過程有一批特殊的“動遷第一人”群體——他們是“兩灣一宅”地區的街道、裏委幹部們,他們既是被動遷對象,又是動遷工作人員。萬民居委會的黨支部書記梁慧麗、主任劉漢雲,仁義裏居委會主任楊兆順等,他們不談任何條件就同動遷組簽了約;振華居委會的熊阿姨遭到子女“挖苦”,硬是把子女勸阻在家裏,統一了思想,並帶頭搬到桃浦十村;振華居委會書記盧亞飛、主任朱琴珍克服年紀大、身體差的困難,不分白天黑夜,放棄休息,家訪了300多戶人家,使602戶居民順利搬遷……這批人把困難留在自己家裏,苦衷咽在肚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了身邊一批居民,為“兩灣一宅”動遷工作做出默默奉獻。
“兩灣一宅”動遷中,沒有一起集訪事件。四個動遷公司收到居民自發贈送的379面錦旗,40余封感謝信。還創造了“拆建分離、土地儲備、政府搭臺、企業出資”新的工作思路;“大兵團作戰、層次分明、快速反應、責任到位”新的組織體制;“引進市場、自由選擇、消化空置房”新的運作機制。
“兩灣一宅”改造項目被命名為“中遠兩灣城”,總建築面積16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67億元人民幣。一期工程從1999年7月正式開工,分四期建設,2006年2月全面竣工。
歷時7年,把一個貧瘠、落後的“兩灣一宅”棚戶區改造成為上海內環線內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生態居住園區,為普陀區乃至全上海全面啟動成片舊區改造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