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城區36處老建築迎來“風險認定”

2018-07-09 09:23:1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中心城區36處老建築迎來第三方定期“風險認定”社會組織助力老建築“延年益壽”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上海中心城區歷史文化遺産資源豐富。靜安區石門二路街道,面積僅1.09平方公里,就坐擁14處優秀歷史建築和22處區級以上文物保護點。今年三月,36處建築迎來每週定期“體檢”,“醫生”是上海本地的一家社會組織。

  長期以來,政府被視作保護老建築的主力軍。引入第三方社會組織,是上海對建築保護模式的創新和探索,助力老建築的“延年益壽”。

  一扇小窗變化也被重點關注

  石二街道擁有豐富的歷史建築和人文故事。近年來,已採用多種保護方式傳承歷史文脈,一批建築經過改造重現生機。張愛玲故居經過改造,成為石二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門鎖把、樓梯扶手、窗框全部保留原有風格。承載弄堂記憶的上海首家弄堂博物館——西王花園弄堂博物館,由西王小區弄口的倉庫改建而成。石二街道社區發展辦公室主任沈雲宇表示,上海對歷史遺産保護力度加大,但也發現歷史保護建築動態情況跟蹤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吸納社會組織作為第三方力量參與,可以完善整個區域的巡查體系。

  今年3月,作為石二街道優秀歷史保護建築宣傳與巡查保護項目承接方,第三方社會組織上海漢未央傳統文化促進中心正式啟動相關工作。

  工作人員顧茗愚告訴記者,他負責康定東路沿線、大田路沿線及南京西路沿線巡查。經過三個多月巡查,已經對負責片區內的歷史建築非常熟悉,能夠迅速發現一些在常人看來難以察覺或不以為意的變化。

  今年5月,顧茗愚巡查修德新村,恰好聽到某棟住宅樓傳出衝擊鑽作業的聲響,樓內堆著黃沙水泥。抬頭一看,二樓一戶人家的窗戶從鋼窗換成了鋁合金窗,和周邊建築風貌格格不入。這一扇小窗的變化,立刻引起顧茗愚的警覺:修德新村始建於1910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按照相關規定,外立面、門窗、建築結構不得隨意更改。他趕緊拍照取證,並向街道彙報,街道高度重視,立即採取保護措施。短短一週,整改措施就落實完畢,避免了更多人為損毀的發生。

  “漢未央”還創造性地對36處建築進行“風險認定”。在巡查日記簿上,有幾處建築被標注了不同顏色,顏色最深是高風險。今年上半年,彭湃烈士在滬革命活動點就被涂了深色,原來周邊普通建築當時正在拆遷。考慮到這處建築可能會被“誤傷”,“漢未央”給出了高風險評估,向街道做了專題彙報。不久,故居四週起豎起了一圈保護性圍墻,還挂上醒目標牌。

  “巡查歷史建築的目的是預見、預判、預防,拆房子普遍速度很快,稍不留意就會對建築造成永久的不可逆損傷。”“漢未央”負責人姚淵表示,工作人員在巡查中特別注重其周邊環境、産權歸屬、建築強度等要素,為每處歷史建築作出損毀風險評估與預測,建立風險指數。對不同的風險等級投入對應的保護力度,高危風險要向街道預警,提前介入,做到治于未病、防于未然。目前已經對片區內36處歷史建築開展拉網式巡查,做詳盡的圖文記錄。同時,在收集36處歷史保護建築歷史沿革基礎資料的基礎上,讓每一處建築都有一份檔案。

  首要關鍵是提升公眾意識

  “社會力量參與保護,不僅僅是為了完善巡查制度,更重要的是利用社會組織工作機制的靈活性,挖掘老建築的故事,喚起更多居民主動保護老建築的意識。”沈雲宇坦言。

  市民對優秀歷史保護建築價值的知曉度偏低,保護優秀建築的意識不強,是上海老城廂和里弄保護普遍遇到的最大難點。上海市歷史風貌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王安石認為,里弄街坊建築是保護難點,不僅體量大,而且涉及較大的民生利益。上海中心城區50年以上歷史建築約有2559萬平方米,其中居住類建築佔到1477萬平方米,佔比58%。里弄街坊大多處於使用狀態,“72家房客”現象大量存在,人群高密度分佈已經對里弄建築造成了“破壞性居住”,不少居民渴望改建或者搬離。

  姚淵也遇到此類困惑:在巡查中常有居民上前詢問老房子是否會拆遷,他們住在年代久遠、設施陳舊的老房子裏,因生活不便渴望拆遷。“還有人覺得拆房子、裝修沒什麼,其實他不知道動了門窗結構,就是對歷史建築造成了破壞。”

  從今年開始,“漢未央”的工作人員在巡查過程中會主動向居民介紹老建築,通過製作微信專題、宣傳展板等方式,傳播老建築的歷史和價值。與此同時,針對居住環境的老小區修繕正在推進。雙管齊下,不少老住戶慢慢接受了保護老建築的觀念。

  “建築保護不能只靠政府,保護工作最基礎、最廣泛的環節是全民關注和參與。從這個意義上説,社會組織的參與至關重要。”上海交通大學建築文化遺産保護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教授表示,目前上海有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投身建築保護,參與方式不盡相同。今年5月開業的“上生·新所”就是由知名地産商接管並實施改造。第三方社會組織可以承擔宣傳和監督功能,發揮專業特長喚醒公眾意識,形成建築保護的長效機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