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天書奇譚》音樂亮相夏季音樂節

2018-07-10 13:34:54|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經典歸來,音樂廳奏響《天書奇譚》 這部動畫電影的交響音樂會版亮相上海夏季音樂節

  由上海交響樂團、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的《天書奇譚》交響電影音樂會,7日和8日兩晚亮相2018上海夏季音樂節 (簡稱MISA)。這也是音樂節首度推出的製作概念——“MISA製作”通過挖掘中國故事,力推原創精品,向世界傳播具有標識度的上海聲音。

  動畫電影 《天書奇譚》攝製于1983年,由王樹忱、錢運達導演,包蕾、王樹忱編劇。劇本取材自明代小説《平妖傳》,講述袁公偷盜天書刻在石洞裏,後被三隻狐狸偷學。狐狸修煉天書法術後危害百姓。最終,由天鵝蛋化為人形的蛋生,學習法術後和袁公一起消滅了狐妖。

  《天書奇譚》的配樂由著名作曲家吳應炬創作。在美影廠工作的30多年裏,他創作了80多部動畫電影配樂,包括 《小蝌蚪找媽媽》 《大鬧天宮》等。吳應炬為 《天書奇譚》裏的絕大部分人物都安排了相應的音樂。主人公蛋生的主題配樂更是貫穿全片,從單純悠揚的竹笛到婉轉明快的琵琶,從流暢的木管組樂器到恢宏的樂隊齊奏,呼應了主人公的成長。當時演繹這部電影音樂的團隊,包括由韓中傑指揮的中央樂團,由曹鵬執棒的上交,同時配以當時看來頗為 “先鋒”的電子音樂。

  由於吳應炬已經去世,上交委約新生代作曲家沈逸文進行作曲改編。在重新整理、配器的過程中,沈逸文盡可能保留原作的音樂韻味,並通過交響樂隊的現有樂器呈現。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表示,以此創作出的整套配樂作品,具有多次重復演出、海外演出的可操作性和易傳播性。 “希望更多國內外觀眾能通過交響電影音樂會的形式,欣賞到這部里程碑式的中國動畫。”

  演出方還邀請當年參與配音的演員“獻聲”,丁建華、曹雷、蘇秀等知名配音演員為觀眾 “復活”這部經典。35年前由上海電影譯製廠錄製的配音,為 《天書奇譚》的成功錦上添花。如袁公的聲音沉著穩重,還帶著磁性;老狐狸慢聲細語,滿肚子壞水;女狐狸細聲細氣,帶著點媚態;男狐狸説話沒頭沒腦,有些可愛……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他們的聲音都被塑造得生動鮮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