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三大中醫腫瘤科主任齊聚解放健康講壇

2018-07-13 09:29:5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滬上三大中醫腫瘤科主任齊聚解放健康講壇 不要到“山窮水盡”才想起中醫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解放健康講壇現場,觀眾參與互動鍛鍊。 張馳 攝

  由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和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共同主辦的上海市健康大講堂暨第37屆解放健康講壇,昨天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舉行。滬上龍華、曙光、岳陽三大醫院的腫瘤科主任圍繞“當中醫‘遭遇’腫瘤”這一主題進行交流和分享。

  肺癌術後28天是關鍵期

  什麼樣的人容易患肺部腫瘤?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腫瘤科主任李和根表示,一是先天不足的;二是後天調養失調的;三是勞傷過度。腫瘤的發生有漫長的過程,及時干預可以起到預防作用。

  不幸罹患肺癌怎麼辦?他介紹,肺癌的治療方式有手術、放療、化療、靶向和免疫四種。其中,中醫藥治療貫穿全程,可為患者提高免疫力、穩定和縮小病灶、延長生存期。

  肺癌患者術後如何調養?李和根説,手術後的28天是危險期,中醫藥可以幫助患者恢復體力,改善術後症狀,緩解出汗、疲勞、氣短、失眠等。常見調理方法有口服中藥、外治法和食療等。其中,外治法應用廣泛,如:益氣保肺功可以改善肺功能,穴位艾灸可以提高化療通過率,耳穴敷貼可以減輕化療副作用等。

  李和根認為,疾病七分養三分治,術後膳食調護是“養”的關鍵,須遵循以人為本、因人而異的原則。化療後患者胃黏膜會出血、血腫,建議食用可以補脾陰的食物,如山藥、枸杞子、海參等。在夏天將茅根燒水服用可緩解咳嗽症狀,在秋天則可改喝梨汁。除了食療,癌症病人還需忌口。根據中醫理論和大量臨床經驗,雞、海蝦、蟹、羊肉、蜂皇漿、辣椒、煙、酒等屬於忌口範疇。李和根特別提醒,不要過度食用具有“抗癌作用”的食品,比如大蒜。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堅持健康飲食、保持心情舒暢、積極配合治療是幫助腫瘤康復的最好方式。

  不健康飲食習慣會導致大腸癌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腫瘤科主任李琦介紹,根據資料顯示,中國每年約有37.6萬例新發大腸癌患者,約有19.1萬人死於大腸癌,在一線城市,大腸癌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

  大腸癌是如何形成的?李琦説,從腸道黏膜增生性息肉發展到大腸癌大概需要5到10年,80%以上大腸癌都是從大腸腺瘤發展而來的。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缺乏體力活動、不控制體重等都是大腸癌發生的高危因素。

  根據研究表明,60%以上的癌症可通過預防消除,20%—30%的癌症通過早期干預可以徹底治愈。大腸癌如何預防?李琦提出,首先是堅持早期篩查,進行大便隱血實驗、直腸指檢、腫瘤標誌物檢查和結腸鏡檢查。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大便隱血實驗或每五年做一次腸鏡篩查,高危人群需加強隨訪頻率。飲食也是預防大腸癌的重要一環,中醫提倡穀類、蔬菜、水果和豆類每天在餐桌上的飲食佔比要在三分之二以上。每天要攝入30克以上的纖維食物,400克非澱粉類蔬菜和水果,每天吃的紅肉不要超過自己手掌大小,還有一個是限制飲酒,酒精與腫瘤的發生存在關係。還要堅持合理運動,每週保持不少於4次的運動,每次運動時間大於40分鐘。

  每天8杯水不一定能排毒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科主任許玲聚焦“中醫養生”,提醒大眾不要到了“山窮水盡”才想起中醫。人在自然中並非孤立存在,中醫養生則是遵從人與天地間的自然法則。

  許玲建議儘量不要熬夜。一天24個小時中,最好的睡眠時間是晚上9時至早上5時。人在健康狀態下是頭涼身暖的,陽氣藏于下,但如果長期熬夜,不注意養身,就會形成上熱下寒,陰陽失調。

  養生離不開飲食。經常有人説:“喝8杯水有助於排毒。”許玲説,這不合理。水不是喝得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少量多次熱飲,才能保護脾胃,成為真正滋養人的水。

  許玲指出許多病人在飲食上存在誤區,合理飲食還需對應季節。例如,春天吃竹筍,有利於生發肝氣;夏天潮濕,可食用豆蔻之類的辛香食物;冬天可吃蘿蔔,將陽氣收藏。

  良好的心態對於癌症的預防和康復有重要作用。許玲認為愉快的心情有助於患者發現生活的美好,幫助調整身體狀態。她還提醒在患病後不要自己盲目用藥,一定要及時治療,遵從醫囑。

  本次講壇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承辦;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徐匯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協辦;支持單位為適道·仁心醫學人文沙龍;媒體支持為上海新聞廣播《活到100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