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自然博物館邀國內古生物專家為市民科普

2018-07-16 08:50:29|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自然博物館邀國內古生物專家為市民科普 1.5億年前的鳥類已能看見繽紛世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孩子們在擺弄恐龍模型。 李凱 攝

  生物進化史上,早期鳥類眼中的世界是黑白還是彩色的?與恐龍同一時代的古蟬長什麼樣?2018“恐龍季”活動之一“馴龍高手——與科學家面對面”,7月15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行,活動邀請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等七家單位的專家,與觀眾交流古生物最新科研成果。

  古生物專家們帶來各種標本、模型、實驗設備等,現場與觀眾互動。上海科技館展教服務處公眾傳播部副主任劉哲介紹,活動最大的亮點是專家與觀眾零距離,市民不僅可以看到,還能摸到各地展館和科研機構的展品,充分感受古生物學的魅力。

  “鳥類最早出現在1.5億年前,叫作‘反鳥’。現在鳥類眼中的世界是色彩繽紛的,它們的祖先是不是也有這種色覺能力呢?”上海自然博物館研究員周保春指著臺上的圖文板,向觀眾講述研究經歷。他帶領團隊對“熱河生物群”早期鳥類化石進行取樣後,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化石中竟存在視網膜超微結構和視覺細胞,根據細胞結構推斷,早期鳥類有色覺能力。這項研究課題去年底完成,是全球古生物界首次從化石中發現鳥類視網膜結構。

  化石上顯現出蝴蝶般美麗的身段,但不是蝶也不是蛾,它是什麼?北京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王瑩帶來1.65億年前的古蟬化石,分享關於古蟬的最新研究成果。“這只昆蟲曾在恐龍身邊飛過!”一聽到這只昆蟲是恐龍的“小夥伴”,孩子們頗為興奮。王瑩説,這塊昆蟲化石由於形似蝴蝶,最初被科學家誤認為蝴蝶化石。然而她在研究中發現,這只昆蟲屬半翅目,非蝴蝶和蛾所屬的鱗翅目。

  從野外考察、化石挖掘到化石修復、研究命名,再到骨架裝架、陳列展示,古生物研究和展示的過程是怎樣的?自貢恐龍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很有發言權。該館毗鄰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工作人員經常從事恐龍化石的挖掘、修復等工作。“這裡的‘標本皮勞克及採集’是什麼意思?‘皮勞克’是化石的名字嗎?”一個孩子指著螢幕上展示的發掘採集流程問道。研究員江山解釋説:“‘皮勞克’並不是化石名字,而是專業術語。你可以理解為,它是用石膏為化石做的結實外殼,讓化石在運輸中不被損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