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博會 從校園名片走向國際新品牌

2018-07-24 09:00:3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和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18(第七屆)上海國際青少年科技博覽會暨“明日科技之星”國際邀請賽于7月20日至23日在滬舉行,來自世界各國和地區的青少年學生齊聚上海,將聚焦“科技·創新·夢想”的主題,圍繞科技創新與未來等內容,開展交流和展示活動,共享這場參與型、創新型、互動型的科技盛會。

  前來參加博覽會的國外學校中每年都會增加“新面孔”,參與交流的校長學者也越來越多——青博會舉辦到第七屆,已經從一個上海青少年科技的精品節日,變成了這座國際大都市的“國際品牌”。

  首辦國際邀請賽

  各國少年同搭“創意橋梁”

  展覽中心的序廳,熱鬧非凡——在今年的博覽會上,首次邀請了國外姐妹學校的孩子們,一同參與“明日科技之星”國際邀請賽——搭建創意橋梁。

  這是青博會舉辦至今,新“創辦”的國際邀請賽:第一次發出英雄帖,就得到了特烈的回應:共有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新加坡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39支代表隊參加了本次比賽。這場主題為“一帶一路——創意橋梁”的模型建造比賽:由參賽的中學生設計、搭建創意橋梁模型,然後在完成的橋梁模型上進行移動式載重比賽。

  這也是第一次有權威國際評委參與的比賽:組委會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他們中有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大學等國內高校的教授,還有特意從法國、荷蘭、印度、尼泊爾等國家飛來的專家,充分體現了比賽的公平、公正和國際化。

  根據比賽規則,每支參賽小隊須由三到五人組成,以現場所給的材料和工具,設計搭建創意橋梁模型,必須跨越一條1.2米長的“河流”。建成後的橋梁模型還將承受移動載重小車的考驗。最後由來自多個國家的專家組成的評委團隊,將從設計創意、模型製作和載重能力等方面為各隊打分,並最終決出優勝的隊伍。

  比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各參賽隊用組委會提供的材料和工具製作橋梁。比賽要求橋梁既有科學性,又有創意,工藝美觀,具有特色。參賽隊員還要在現場向評委們介紹各自的設計特點,並回答評委們的提問。第二階段為載重能力測試階段,由參賽隊員用線牽引載重小車通過橋梁。總共測試3次:第1次檢驗空載小車能否順利通過橋梁;第2和第3次由參賽隊自由選擇小車的載重量進行測試,最終按能順利通過橋梁的最大載重量計分。

  來自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楓涇中學的參賽學生是即將升入初二的科創小達人,作為這個小團隊裏的副隊長金智偉,負責橋梁整體設計工作,他説:“橋梁在設計過程中越牢固越好,使用的材料越少越好。我們提前了兩星期進行賽事的訓練與準備,多次進行圖紙繪製,每一次把設計製作成實物就要一到兩天。很多難題要不斷地進行實驗才能解決。”

  “在參與比賽和製作橋梁過程中,我們更學會了靈活運用工具和材料,每一個進步都讓我感到非常開心。這樣的比賽既鍛鍊了我們的團結協作能力,又激發了我們對科學探究的興趣,收穫滿滿的!”該團隊的成員顧思語同學説。

  作為本次比賽的專業評委之一,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地下建築與工程系副主任張子新認為,“明日科技之星”國際邀請賽是一項非常精彩而有意義的賽事,圍繞一個科技主題,不同國家的學生充分發揮著各自的想像力,力圖實現科學而有創意的製作,每個參賽隊伍都在全力以赴地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探討前進。

  作為資深專家,張子新教授近年來一直都致力於青少年科創教育。他表示,上海舉辦這樣高層次、國際化的青少年科創活動非常有必要,不僅可以激發和培養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和探究精神,而且可以促進廣大中小學加強科學教育,從娃娃抓起,為上海儘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積蓄力量。

  在諸多專家和與會者看來,本屆“明日科技之星”國際邀請賽以“橋梁”為主題,這正是科學與技術的橋梁,也是青少年與科創的橋梁,更是現在與未來的橋梁。

  國際對話

  共同培育“未來的小科學家”

  “為什麼女孩子不喜歡科學?”“STEM課程應該從幾歲開始?”“STEM課程對老師和課堂提出怎樣的要求?

  青博會活動之一、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高峰論壇——校長論壇在友誼會堂舉行,來自美國、德國、以色列、英國和中國的高中校長們齊聚一堂,共同為“培養未來的小科學家”出謀劃策。

  “我們需要女科學家嗎?”“女孩子能成為科學家嗎?”來自英國皮茲福特高中的校長尼爾·圖恩的開場白,立刻吸引了在座兩百多位嘉賓的注意力。

  “我相信全世界的高中校長都遇到了和我們一樣的難題,”尼爾·圖恩説,“那就是,女孩子不喜歡科學怎麼辦?”

  他的這個問題,引來了全場共鳴。“我們英國的GCSE考試時,發現只有1.9%的女孩子選擇考物理,因為GCSE考試是大學選課的‘風向標’,這也説明,只有寥寥無幾的女孩子願意在物理方面進行鑽研,而同樣選擇物理的男孩子,是女孩子的五倍。”

  而在眼下物理學家、工程師人才日漸缺少的英國,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但是圖恩説,奇怪的是,根據今年五月份的一份調查,有9%的女生卻願意選擇生物,這個數字是男生的2倍。“為什麼喜歡生物呢,因為我們發現,生物和女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寵物、化粧、家務等。”圖恩説,這對於身為高中物理老師的他而言,是一個啟發:“如果我們的課程變得更生動,更和生活相關,有實際運用的可能的話,是不是能吸引更多女孩子的‘芳心’?”

  他同時提到,他正嘗試從高一年級開始讓女孩子們了解更多諸如居裏夫人、邁耶、霍奇金的故事,因為女孩子很感性,對這些女科學家的故事了解得更多,更會被打動。

  “我還建議在座的校長和老師,在上物理課和數學課的時候,為了女孩子多等幾分鐘,”圖恩説,“男孩子不管知不知道都會第一個舉手,女孩子往往要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願意回答。不偏向男生,給姑娘們更多的機會,她們會在未來還我們更多的女科學家。”

  參加論壇的校長們,不約而同都談到了STE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教育)的“課堂改變”。

  來自美國基石預科學校(Cornerstone PreparatoryAcademy)的校長布萊登·麥克奧以iPhone為例:“12年前,蘋果手機的問世,改變了我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方式,這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

  他談到,學生們喜歡從網上搜索答案,這使得原本正襟危坐、以權威著稱的老師地位有些“岌岌可危”:“幾千年的教學秩序受到了挑戰,這使我們認識到,必須得做些改變了,才能重新贏回學生的心。”

  麥克奧指出,從那時候起,教室應該不只是學習和考試的地方,而是一個實驗室,讓老師躬身和學生一起做項目,做實實在在的産品。他説,現在學校的STEM課程已經和大學生相當:每週一三五都有STEM的相關課程,每次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不等。“我希望學生們能在高中畢業的時候,就可以面對未來複雜和困難的任何情況。”

  以色列HebrewReali學校的校長約斯·本·道夫以以色列和中國不同的課堂為例,談到了兩個國家科學教程的差別:“中國的老師面對50個孩子,課堂紀律非常好,整體非常安靜;但是中國老師在以色列上課五分鐘,可能就受不了了:肯定會有孩子説,老師,我不理解。”

  他説,這對於老師來説,是挑戰。“在以色列,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老師們要跟著他們的思路走,如何把知識穿插在課堂中,對老師是一種考驗,從另外一個側面而言,孩子們的活躍思維,正是創造力的體現。”

  道夫説,在以色列,科學課程,也就是STEM課程從幼兒園就開始了:“我們鼓勵孩子們問問題,只要他們敢於舉手提問,都是一個好的開端。”

  7月21日的教師論壇上,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印度、以色列、俄羅斯、新加坡、泰國等國家的優秀科技教師代表,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教育教學理念、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等內容,圍繞數字技術教學、協作式學習、高階思維訓練、研究性學習、創新素養教育、科技實踐活動設計等話題,作了主題發言,並與參會者展開頭腦風暴和研究探討,讓人獲益匪淺。論壇期間,來自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學、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上海尚德實驗學校、上海市七寶中學、復旦附中青浦分校等中國學校的教師,分享了他們在科技創新教育等方面的經驗體會,受到與會者的高度關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