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現金流收入 融資難下多家房企抓回款

2018-07-26 08:50:25|來源:證券日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融資難、融資貴是行業發展趨勢。”這是房地産企業近一年多以來的“共識”。在調控常態化的市場環境下,有安全意識的開發商,已經將“去杠桿、降負債”排在壯大規模前,升級為企業發展的第一要務。

  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截至2017年底,A股136家上市房企負債合計超過6.58萬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34%;資産總計為8.3萬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31%。這意味著A股房地産板塊總資産與總負債上升規模相當,房企整體杠桿率變化相對不大,但據記者觀察,仍然存在著個別房企負債率偏高的情況。

  房企高杠桿運營一直被詬病,近兩年,恒大、陽光城等標杆房企也紛紛喊出了“降負債”的戰略口號,因為其背後,是杠桿率越高融資越難的窘境。

  房企降杠桿忙

  一般來説,資産負債率是衡量一家企業財務安全的指標之一。但對房地産行業來講,情況較為特殊,未交付樓盤預售期的預售款是作為預收賬款的一部分計入負債類科目。按照行業一般演算法,統計資産負債率時,都不將預收賬款作為資産計算在內。所以,相對來説,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産負債率更能反映一家上市房企的真實負債水準。

  以A股136家上市房企資産負債情況為例,《證券日報》記者根據統計數據獲悉,截至2017年年底,資産負債率大於80%的房企佔26%,在70%-80%之間的佔比為24%。然而,剔除預收賬款後,資産負債率超過80%的房企有22家,佔比為16%;剔除預收賬款後,資産負債率在70%—80%之間的房企有30家,佔比為22%。

  不難看出,一家房企資産負債率和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産負債率雖然一般為正向關係,但鋻於企業資産結構和銷售能力的變化,也可能出現較大差異。

  以近年來不斷進行戰略調整的綠城中國為例,2015年-2017年,綠城中國的資産負債率分別為74.63%、76.84%和80.16%,資産負債率一直處於上升趨勢。但剔除掉預收賬款之後,綠城中國的負債率則是有下降趨勢的,2016年為54.2%,2017年為52.2%。

  另外,按照在港上市的內房股會計口徑來看,2017年,綠城中國凈負債率達到46.4%,同比下降11.7%。

  多位房企高管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曾表示,房地産行業整體杠桿率確實偏高,但凈負債率控制在60%左右的企業一般比較舒服,一方面企業資金充足,具備靈活的擴張能力,可以給股東更多回報;另一方面,這意味著在企業財務結構中,長期貸款比例較高,且有相應充足的抵押物,資金鏈相對安全。

  而對於凈負債率超過200%的房企來説,降負債則是目前的頭等大事,因為杠桿率不降低,意味著在資本市場再難以找到錢,更難融到便宜的錢,甚至關乎生死。

  據記者了解,融信中國、陽光城、正榮地産、首創置業等過去因負債高而備受質疑的房企,在今年年初均表示,將採用各種降負債舉措,短期內將凈負債率降至100%以內。

  現金流安全更重要

  目前看來,在融資環境艱難的局勢下,負債率過高的房企,信用評級將趨向負面,這幾乎會封堵一家房企在資本市場的融資之路。

  掃開“輸血”路障的要務之一,是現金流安全,通過提高銷售回款率、結轉利潤等手段增厚凈資産,優化債務結構。

  鋻於此,在一家房企的眾多財務指標中,多位房企高管均曾向本報記者表示,更關心現金流收入。

  “目前最關心的仍是現金流,要提升回款率,降低負債率。”陽光城執行董事長兼總裁朱榮斌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曾如此坦言。而回款率和結轉利潤的提升則來自於加快項目的週轉速度。或許,這就是近期部分房企在內部會議上強調全力加快銷售的關鍵因素之一。

  融信中國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在加快銷售資金回籠方面,目前從集團到項目層面,有專門團隊負責,指標細化到每天。

  7月23日,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執行總裁李青岸表示,“在目前的調控形勢下,政策多變,在財務戰略上,我覺得應該實現早銷、快銷,繼續堅持‘現金流為王’的思想。”

  在銷售端,現金流為王,是當下企業對市場變化的應對方式,也是保證健康發展的關鍵舉措。在融資端,則需要房企打開更多渠道,為優化財務結構和發展“輸血”。

  拓寬融資渠道

  “從房地産的金融形式來看,自2016年的‘9·30’政策以來,房地産去杠桿是主導方向,金融監管態勢有增不減,使房地産的融資渠道變得狹窄,出現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李青岸表示,2017年1月份以來,公司債發行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事實上,對於負債率相對合理的房企來説,找錢渠道和優化債務結構的方式更為多元化,比如用低息債置換高息債,比如借助ABS等新型融資渠道。

  早在2015年下半年開始,有一批房企已經抓住境內公司債平均5%的資金成本置換了一批高息債,降低了融資成本。今年以來,則有一些房企借助香港上市平臺,利用本身較高的信用評級獲取海外低息融資,進而置換高息債。

  以綠城中國為例,7月3日,綠城中國表示,公司與匯豐銀行等香港18家主要銀行簽訂總金額為等值8億美元、年利率按HIBOR/LIBOR+2.565%的三年期無抵押貸款協議。綠城表示,相比公司打算提早贖回的LIBOR+3.13%銀團貸款利率大幅下降56.5個基點,有助優化公司的融資結構和降低借貸成本。

  此後一週多,綠城再獲一筆6億美元貸款,分別是為期三年、年利率為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2.80%的3億美元定期貸款,以及為期五年、年利率為LIBOR+3.30%的3億美元定期貸款。據稱,此筆貸款是目前同評級內房企業境外貸款中年期最長、利率最低的。據悉,上述兩筆款項皆是用於綠城中國現有境外債務再融資。目前看來,在大股東中交的背書加持下,截至2017年底,綠城綜合融資成本由7.9%降至5.4%。

  此外,資産證券化作為金融創新工具,在房地産企業融資發行方面具備諸多優點,正拓寬當前房企的融資渠道,多家房企正通過該渠道獲得低息融資,調整債務結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