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圖書館推出“冷書榜” 發現暫時被遺忘的好書

2018-08-03 09:59:16|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圖書館推出“冷書榜” 打撈書海遺珠,發現暫時被遺忘的好書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發光體》2013年,新西蘭女作家埃莉諾·卡頓憑藉該書,成為布克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作家。

  在各類熱門圖書排行榜層出不窮的當下,一份“冷書榜”吹來一股清新之風。上海圖書館7月2日宣佈,將於8月4日至12日在該館目錄大廳舉行 “書海遺珠——發現暫時被遺忘的好書”文獻推薦展,向讀者集中推介一批少人問津卻內容優質的圖書。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威爾特郡的鄉野生靈》十九世紀英國自然文學大師理查德·傑弗裏斯的首個中文譯作。

  據統計,上海圖書館共有各類藏書近5600萬冊,其中,335萬冊可供外借。在分析以往的外借數據時,工作人員發現,有些圖書一年甚至幾年沒有被人借閱過,而它們中的部分品質並不是差,相反,是相當優秀的圖書,只是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引起讀者的關注。 “推出 ‘冷書榜’的目的,是為了讓讀者不要錯過這些好書。”上海圖書館副館長周德明表示,對於公共圖書館來説,推廣閱讀是職責所在,而通常情況下採用的熱門圖書推薦法,顯然不適合圖書館,因為圖書館可供借閱的每一本圖書的副本是有限的。 “何不採用逆向思維,推出‘冷書榜’,一來可以盤活館藏圖書資源,二來引導讀者發現好書。”周德明透露,2016年,上海圖書館嘗試著推薦了100種冷門中文圖書,效果十分明顯,展覽推出第二天便有64種被借走,一個星期後增加至98種。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摘星星的男孩》英國心理療愈小説家約翰·威廉姆斯的一本關於自閉症兒童的書。

  據悉,今年推薦的圖書均源於上海圖書館的外借數據分析,至少一年內沒有被讀者外借過,包括中文書65種、外文書35種、電子書20種。而它們之所以能入選,基於著者、外界評價、獲獎情況等多種要素考量,並兼顧社科、科技佔比。其中,中文圖書以通俗、可讀性強為挑選原則,豆瓣評分平均達8.3分。比如,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的 《徒》、百花文藝出版社的 《威爾特郡的鄉野生靈》、商務印書館的 《潔凈與危險》等都是十分優秀的作品。外文圖書則突出專業性,亞馬遜評分平均達4.4星。比如,《在我們屬於你之前》是雨果獎獲獎作品; 《大滅絕時代:一部反常的自然史》被 《紐約時報》評為2017年100本值得關注的圖書之一; 《發光體》曾獲2013年布克獎。據悉,在展覽期間,每本紙質書旁邊的説明牌上都會詳細標注出作者、出版社、索書號等信息,方便讀者借閱。而20種電子書,則通過掃描展板上的二維碼便可直接閱讀全文。

  為吸引更多讀者關注,上海圖書館增設了互動的環節,挑選了即將展出的圖書中的五種,邀請讀者根據描述猜出書名。截至昨天18時,已吸引上萬讀者參與其中。此外,展覽期間,該館還將推出各類分享活動,比如,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 《上海字記》曾經以最高票數獲得了2015年度 “中國最美的書”稱號,但這本書“意外”入選了此次 “冷書榜”。8月19日,上海圖書館將舉辦 “我們身邊的字體——《上海字記》分享會”,邀請作者分享其近十年來在上海進行的漢字字體收集、整理及研習經歷,打撈書海遺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