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尖飛旋40年 上海芭蕾綻放美好

2018-08-06 09:55:00|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足尖飛旋40年,上海芭蕾綻放美好“前行的腳尖”改革開放40週年上海芭蕾圖片展回顧走過的風雨歷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淩桂明、石鐘琴主演的芭蕾舞劇《白毛女》劇照。

  1979年《白毛女》主創之一胡蓉蓉與英國芭蕾大師瑪戈·芳婷在上海相逢合影,2007年吳虎生“定格”在紐約舞臺上空……隨著第六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拉開帷幕,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舉辦的 “前行的腳尖”改革開放40週年上海芭蕾圖片展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參賽選手和舞迷觀眾的熱切目光。

  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説,上海不但是中國電影、唱片、交響樂、話劇等等文藝品種的發祥地,也是中國芭蕾的起源地: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就有世界著名芭蕾舞團來滬演出的記載;上世紀六十年代,上海舞蹈學校剛剛成立就創作排演的民族芭蕾舞劇 《白毛女》,成為二十世紀華人舞蹈經典作品……

  改革開放為中國走向新時代吹響了進軍號,也以強大的動力促使中國芭蕾藝術大步前進。40年來,上海芭蕾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壯大和發展,如今,已成為建設卓越全球城市,打響 “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力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2007年,上芭首席演員吳虎生獲得第九屆紐約國際芭蕾舞比賽男子組第一名。

  40年,在傳承之中用芭蕾的語言講述中國故事

  在圖片展中,一張黑白照片格外引人注目,那是胡蓉蓉與英國一代芭蕾大師瑪戈·芳婷的合影。曾擔任上海舞蹈學校副校長的胡蓉蓉,是民族芭蕾舞劇《白毛女》的主創之一;英國皇家芭蕾舞劇院著名的首席瑪戈·芳婷童年時也曾在上海學習芭蕾,二人于1979年在上海相逢,那一年,上海芭蕾舞團組建。

  1979年,脫胎于上海舞蹈學校 《白毛女》劇組的上海芭蕾舞團宣告問世,胡蓉蓉出任上海芭蕾舞團首任團長,先後在舞劇中扮演主角的淩桂明 (大春)、石鐘琴 (白毛女)、茅惠芳(喜兒)、余慶雲(喜兒)、董錫麟(楊白勞)、張大為(黃世仁)、陳旭東(穆仁智)等一批教師和學生,集體轉型成為職業芭蕾舞演員。從此,上海這座東方大都市,擁有了專業芭蕾舞表演團體,而《白毛女》也成為上海芭蕾舞團的經典保留作品,40年來,一代又一代演員在傳承之中,把這個中國故事傳播到世界各地。

  圖片展開幕當天,當年《白毛女》第一代“大春”的扮演者淩桂明也來到了展覽現場。如今已經滿頭白髮的他,看著當年的劇照裏年輕的自己,淩桂明十分感慨。他學起了當年劇照裏的動作,雙腿分開,右手向前,左手抬高,托起“白毛女”的右手。完美主義的淩桂明説:“這張照片我並不滿意,重心應在右腳上,身體略微前傾一些。”今年74歲的淩桂明身上仍然保留著“大春”的颯爽英姿。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白毛女》主創之一胡蓉蓉與英國芭蕾大師瑪戈·芳婷的合影。

  40年來,上海芭蕾人才在國際比賽摘金奪銀

  國門打開,視野拓寬;觀念更新,交流頻繁。在改革開放的東風中,上海芭蕾獲得了茁壯成長、快速發展的大好機遇。芭蕾工作者的創作激情噴涌而出,40年來涌現了大批作品;自汪齊風成為首位在國際比賽中獲獎的中國芭蕾選手之後,40年來,上海培養的芭蕾人才從未停止過在國際比賽摘金奪銀的腳步。

  在2007年,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吳虎生憑藉在現代舞《韋伯 5號》、《天鵝湖》黑天鵝雙人舞及《葛蓓莉亞》婚禮雙人舞,獲得第九屆紐約國際芭蕾舞比賽男子組第一名(銀獎獲得者,金獎空缺)及依戈·尤可科維奇獎。伴隨榮譽而來的,是世界頂尖的美國ABT芭蕾舞團的客席演員特邀函。回憶起比賽中“定格”騰空的瞬間,吳虎生説:“當時面對海外舞團的邀請,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我選擇留在上芭,因為對中國對上海芭蕾始終有一種使命感。”作為舞校最後一屆公費生,載譽歸來的他十多年來,閃耀在中國芭蕾舞臺第一線,也讓全世界看到上芭本土人才培養的強大實力。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以上海芭蕾舞團為主的創作表演隊伍,一方面通過文化交流將更多的世界經典作品引入國內舞臺,在不斷滿足觀眾和培養觀眾對芭蕾欣賞需求的同時,提升自身的芭蕾實力;另一方面,芭蕾工作者積極探索芭蕾語言與民族文化的融合,在創作中表達中華情懷、講述中國故事,涌現了一大批優秀作品,如《玫瑰》《雷雨》《梁祝》《四季》《花樣年華》等等。而《簡·愛》《哈姆雷特》《馬可·波羅》以及豪華版《天鵝湖》《胡桃夾子》等的呈現,則展現了上海芭蕾工作者敢於面向全球,對人類優秀文化進行創造性發展的創新精神。這些上海本地創造的文化産品陸續問世,也是“海納百川,追求卓越”城市精神在上海芭蕾發展中的切實體現。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第六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開幕演出《天鵝湖》。(均資料照片)

  努力積累原創作品,上海芭蕾翱翔在國際舞臺

  改革開放激活了上海的演出市場,吸引了各國舞團來到這個 “文化大碼頭”,用腳尖為觀眾展現世界芭蕾的繽紛。尤其是從1998年起,隨著上海大劇院、東方藝術中心、文化廣場、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等一批現代化劇院陸續投入使用,設施先進的舞臺和規範齊全的服務,吸引了世界優秀芭蕾舞團先後來到上海,從古典芭蕾到現代芭蕾,從經典作品到現代節目,從傳統風格到新潮時尚,一批又一批作品在上海完成了中國首演、亞洲首演、世界首演……上海的芭蕾觀眾群體越來越龐大,這座城市的國際文化氣息越來越濃郁。

  上海在迎來全球芭蕾舞團豐富市民精神生活的同時,努力積累原創作品和整體提升表演實力,芭蕾工作者從未停下翱翔的翅膀,邁開 “走出去”的步伐,以優秀的表演和 “上海製造”的作品呈現芭蕾新“源頭”的精彩。許許多多選手在國際舞臺上獲獎,讓外國同行漸漸發出了 “純正的古典芭蕾在中國”的驚嘆;而隨著上海芭蕾舞團等帶著 《梁祝》 《花樣年華》 《簡·愛》 《天鵝湖》等一批上海原創作品巡演各國,國外的觀眾們除了送上熱烈的掌聲,還真切地感受到了芭蕾演員充滿活力的中國風采,紛紛送上 “芭蕾的未來在中國”的高度評價。

  “改革開放40週年,上海芭蕾一路走來很不容易。”圖片展也讓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回首前程,感慨萬千。如今,上海已成為國際著名芭蕾舞團的演出重鎮,同時,上海製作的芭蕾舞劇闖蕩世界各地,榮獲無數好評,創造了不平凡的成就。她希望,未來,上海能有更多優秀的芭蕾劇作家、芭蕾編導、芭蕾明星、芭蕾教育家誕生,助力上海芭蕾事業再創輝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