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頁展所考驗的 是書法讀者的自我修養

2018-08-10 09:26:36|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你會翻閱古代的書籍嗎?冊頁展所考驗的,是書法讀者的自我修養

  冊頁是書畫作品的一種裝裱形式,也是書法作品中獨特的形制,字號不大,字數較多,這種“長篇幅”的特徵,給書法作品帶來更多審美表達,令觀者“移頁換景”細細品味。冊頁書法對青年書法家是一種挑戰,受到挑戰的還有觀眾——有很多觀眾並不會正確翻閱冊頁。8月8日“周慧珺杯”在上海文藝會堂開幕的上海市中青年冊頁書法大賽作品展將中國“冊頁”文化推向前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圖説:上海市中青年冊頁書法大賽作品展 官方圖

       冊頁是我國古代書籍裝幀形制中的一種,而書畫冊頁則是宋代時受書籍冊頁裝的影響而出現的。作為一種書畫小品,其尺幅不大,易於創作保存,深受書畫家和收藏家的喜愛。當然,這對書寫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在這小小的方寸之間施展出十八般才藝。每一開都是獨立的,又是統一的,作者必須從題材內容、章法造型和筆墨運用等方面精心設計,以達到作品既能保有豐富性又能保持連續性的藝術效果。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説:一等獎作品《東坡論書冊》(局部) 官方圖

       對普通讀者而言,在翻閱冊頁的時候,不能像翻現代書一樣去翻它,而是講究一定的手法。即不要去觸碰作品的正面,否則容易把指紋上的臟物粘在作品表面,這是冊頁“讀者”的自我修養。正確方式是應該用手指插入中間的夾層,輕輕地一挑,提起畫心進行翻閱。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圖説:一等獎作品《日常瑣記》(局部) 官方圖

      “在我國書法史上,挂軸出現得很晚,在明代才有,而此前,書法作品大多以冊頁的形式出現,我們所熟知的‘書聖’王羲之、蘇黃米蔡等都非常擅長寫冊頁。”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周慧珺書法藝術館館長李靜講解道,與挂軸追求整體視覺衝擊不同,冊頁講究的是細微處。她以此次獲得一等獎的《日常瑣記》為例,該作品的形式取自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整體風格顯得隨意自如,做舊的紙張更是給作品增添了古舊的美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圖説:一等獎作品《唐詩數首》(局部) 官方圖

       據悉,這是上海首次進行冊頁展評選,所以無論從前期籌備、到評審發佈,以及展廳的佈置等各方面都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此次大賽共收到來稿作品400余件,最終有35名作者獲獎,108名作者入展。

       全國第三屆冊頁書法展即將在上海舉辦,本次上海市中青年冊頁書法大賽作品展做了成功預熱。此次大賽由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黃浦區文化局、上海市青年文學藝術聯合會主辦。

分享到: